来源:解放日报
许青天 绘
号称“中国最大民间博物馆”的河北衡水冀州冀宝斋博物馆,在“奇葩”与“毁三观”这两个网络时代充满调侃戏谑的词汇裹挟下一炮走红。一篇热门网帖让无数网友 “笑出眼泪”……向来门庭冷落的博物馆,记者蜂拥而至,前些天去“开眼界”的人也明显多了起来。
馆方收获了惊喜,副馆长邵宝明对记者坦言:“博物馆就是给人看的,出名了好啊!当初开馆时我们请了很多媒体,都没出名,如今媒体潮水般涌来,我们真心感谢,换之前我们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而博物馆所获“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衡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第三批“省级科普基地”、国家AAA旅游景区的资格遭受质疑。前几天冀宝斋被要求闭馆整顿,牌匾摘除。或受此事影响,近日国家文物局全面开展了民办博物馆的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
看上去,一场风波暂平。围观者们对一家“山寨博物馆”嘲笑斥责、愤愤不平,似乎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昨天风波再起:网上出现一份“中藏网”的严正声明,称冀宝斋博物馆被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诽谤”,并在该网论坛公告 “中藏网鉴定委员会和冀宝斋博物馆将邀请全国瓷器鉴定专家对冀宝斋博物馆被质疑的展品进行公开鉴定、现场辩论”,时间是明后天。
颠覆常识的藏品
确实,这里的藏品,超乎想象——
文物界素有唐三彩、明五彩之公论,但有谁见过“唐五彩”?“三英战吕布”为民众熟悉,有谁见过“三英战赵云”?又有谁见过穿着旗袍、公母分明的陶瓷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的形象,但在曹雪芹之前的雍正年代,就制造出“金陵十二钗”?
这座博物馆位于冀州市,由当地颇具实力的“明星村”二铺村斥资6000万元兴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主体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整个博物馆及藏品属村集体所有,2010年7月正式开馆。
在场馆竣工前,藏品展览一直在二铺村办公楼中辟出一层,馆长是1970年起就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宗泉。
前些年,参观者多是附近居民,还有些中小学生;而今,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重点放在“挑毛病”上。
一口“三英战赵云葵口盘”,有人惊呼:“谁从中作梗将刘备几兄弟离间翻脸了?”
一套盘是“明永乐年间”的,盘中所绘图案是水浒一百单八将,保存非常好。有收藏家说:“如果是真的,那便是无价国宝。但凑齐108个明代盘子几乎是不大可能的。”
有一口绘有金陵十二钗的大缸落款 “大清雍正年制”,那时,《红楼梦》尚未成书。
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鬼谷子组团下山”的系列主题陶瓷。展厅中不仅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还有“元绿釉黑彩鬼谷子下山罐”,甚至还有“元五彩鬼谷子下山大盘”……要知道,2005年伦敦某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1400万英镑,加佣金折合人民币2.3亿元,专家断言“世上再无鬼谷子”。“如果这些是真品,累计价值超过20亿元了。鬼谷子组团云游到此了?被冀宝斋一网打尽了?”几位唐山口音的收藏爱好者看完便捧腹大笑。
馆里有6套十二生肖陶瓷,最近年代标注为“元代”,最古老的,则是“商代”;最震撼的是,其中一些雕塑,身穿着油亮的旗袍,还有个别的“羊”,俨然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造型……几位自称不懂陶瓷的石家庄大学生专程来看看热闹,边看边拍不忘发微博,“几套羊应该这几年才造的吧,”一位女学生告诉记者,“我们不去较真它是什么年代的,觉得挺好看。”
值班的博物馆总顾问魏英俊称:展出的2000多件精品是从该馆4万多件藏品挑出;该馆有几十件“元青花”,其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全国闻名。
普通人听闻过“唐三彩”陶器,而此馆藏还有元五彩、唐五彩、晋五彩、汉五彩以及“黄帝年制”的五彩……果然“颠覆历史”。
真假之辩
原以为没必要辩论。
但对于“三英战赵云”,副馆长邵宝明一本正经地说:“多数人没文化。《三国演义》是戏说,而陈寿《三国志》中确有三英战赵云的记载,后来赵云弃旧主,转投刘备。”
关于 “红楼梦十二钗”,馆方也不屑一顾:“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是依据早有流传的故事写的,雍正年间,确信已有十二钗。”
馆长王宗泉斩钉截铁表示:“展出的都是经我鉴定的真品。假的我展出干吗?谁说是假的,他给我制作一件去?我愿高价收购。”魏英俊不无愤慨:“这些东西既然在这里展示了,又是我们花费心血收集来的,参观者理应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邵宝明则补充:“即使那些假的,也是好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成为文物的。”
有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文物鉴定中心研究员、古陶瓷鉴定专家穆青,他曾在冀宝斋开馆前,参与其藏品鉴定。“在馆长王宗泉的办公室和库房放的东西没有真的,都是现代新仿品。”此类“藏品”,市面上有得是,要多少有多少。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表示看过冀宝斋的展品,“那些元青花没有真的”。
但冀宝斋博物馆自称元青花的数量比全世界的总量还多,并固执地表示:官方不认,我们自己认。
副馆长邵宝明的逻辑是:我们不迷信专家,即便故宫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谁都不能保证每个博物馆里的每件藏品都是真的,但我肯定冀宝斋博物馆里的真品数量要远大于赝品。至于“那些明显荒诞的藏品,如黄帝年间制造的瓷器,我们不是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但既然器物上面这么写着,我们就标注出来,让人们去思考为什么上面这么写?这是哪些人制作的?他的动机是什么?”……
王宗泉自认是国内公认的瓷器收藏家,2006年11月,他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不少专家,而他是“唯一一个从黄土地上走来的农民”,在他看来,“村级博物馆参加国际研讨会,农民收藏家登上国际学术讲坛,绝无仅有”。
或许是因为对“农民专家”的自豪,王宗泉向来不屑于质疑声:“真假谁说了算?哪个算是专家?文物又不是当代人造的,哪来的专家?”他为此还专门写了篇文章,阐述“收藏界的误区”,包括“故宫有的藏品民间再有了就是假的”、“故宫没有的藏品,民间不可能再有”、“专家没见过的东西就是假的”、“多了的就是假的”……
而据记者了解,冀宝斋馆方热衷于请专家来品评。至少,在博物馆对外的宣传中,曾提及一系列专家“亲临鉴赏”,并“肯定赞扬”;但实际上,这些专家对藏品真伪似鲜有表态。
“照单全收式”买文物
67岁的邵宝明管长自己1岁的王宗泉叫“头”。
上世纪80年代初,两人去省城开会,正巧住一个房间,文史爱好者邵宝明被这位“计划建博物馆”的村支书打动,放弃自己在家乡的买卖,去了二铺村,协助王宗泉收藏文物。
王宗泉向记者回忆,30年来收集这些器物究竟花了多少钱自己也不大记得了:“少的每件几十元,多的每件千八百元,总共也就2000多万吧。”
他从不到文物市场收购,而主要从老百姓手上收。
很快,“王宗泉收古董要建博物馆”的消息不胫而走,方圆百里的群众带着各式各样的家藏古董蜂拥而至。对于百姓带来的藏品,王宗泉基本上是照单全收。没几年,坛坛罐罐装满了好几间办公室。
邵宝明认为,“甭管真假收了再说”总是要比“甄别一番漏掉真品”更让人放心。冀州向来崇文重博,周边很多村子都是收藏村,古董不少。而且,他们自认赶上了收藏的黄金年代,上世纪90年代,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挖地造楼,古董也就出来了。
不久,寻遍官窑遗迹的3人,带着不断增加的藏品及信心,跑到北京去等待更大的收获。“那些年,有人挖到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抱到了故宫,故宫的专家要么不信、要么不敢信,而且还要问人家传承何处什么的。人家是工人农民,从地里刨出来,哪里懂得什么是传承?总之很多人抱进去又抱出来。于是,我们就‘趁虚而入’开始收他们的东西。”邵宝明很有成就感,“久而久之,我们‘冀宝斋’在收藏界无人不知,全国各地主动来送宝物的人络绎不绝。”
2000年以后,他们收藏就少了,“第一是假货太多,第二是价格太高,我们几乎买不起了。”邵宝明说。据知情人士透露,冀宝斋现在还在收东西,很多人都是“慕名送来”的。
王宗泉承认,自己前10年收的东西或许有赝品,坊间曾赐予其“拿着真钱买假货的老王”之称;但10年后的王宗泉,在收藏界已是名声赫赫了,多次入选“国内十大民间收藏家”。
有10多年,王宗泉四处跑,去了多次景德镇,跑遍了全国各大博物馆,参加各类拍卖会,常与专业人士探讨,请同行们鉴评,参阅各类相关著述研究比照,与古董小贩席地而谈。邵宝明认为,这之后,王宗泉已经是专家级的收藏家了,藏品多数应属“真品”,很多为“孤品”。
“文化产业”和“旅游名片”
二铺村这座民间博物馆,已是当地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在博物馆落成时,有致辞称:“冀宝斋博物馆,既是‘三年大变样’重点工程,也是‘九州之首’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冀州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开创了冀州文化建设新的里程碑。它的开馆也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也将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九州之首’的文化影响力与知名度。”
“没有我们博物馆,你知道冀州吗?”王宗泉反问记者,“各级领导来衡水、来冀州,我们这都是必到之处。”
在王宗泉看来,这是件长面子的事。之前,二铺村的主要产业是暖气片和房地产,还有“小打小闹”、“不长久”的加工制造业,相比之下,“文化旅游项目才是铁饭碗”。
在这个富裕的村庄里,王宗泉一直是说一不二的“家长式人物”,该村的发展深深打上他个人烙印。
在一些人看来,王宗泉是位有眼光的人。
30年前,衡水湖西南角大堤外,原是冀州新老城区接合部处一块沉睡多年的荒滩,平常蒿草过膝、蛇行鼠窜;但王宗泉认为这是“风水宝地”,“如果把它建成一座供人们游玩赏景的去处,必有商机”。当时大部分人并不支持,质疑声集中于:农民建公园做什么?村里有厂子,为什么不用钱扩大再生产?
“钱分给你们马上就花了,建成个东西才长久受益。”王宗泉力排众议。
虽然一拖再拖,但项目还是实施了,1992年二铺村斥1200万元巨资开建公园,围绕竹林寺扩充景区,并定名为:灵秀山庄旅游景区。村子开始重点发展旅游业。景区如今已开放20年,并被评为河北省3A旅游景区、河北省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994年,王宗泉请来明星大腕,在灵秀山庄拍古装电视连续剧,宣传“文化软实力”,“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冀州悠久绵长的古老历史”。
同样为了“宣传当地文化”,比灵秀山庄更“大手笔”的,便是“冀宝斋”博物馆。
有人怀疑过此类民间博物馆的动机。收藏家马未都认为:“国内几乎各省市都有冀宝斋这样的山寨博物馆,且大部分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盖一个假博物馆,然后跟政府换土地资源。现在博物馆成为社会的香饽饽了,政府也不一定懂。而且越是假的博物馆,规模还越大。”对此,王宗泉笑言,冀宝斋不是“马未都说的那回事”:“我们村里自己的地,自己的资金,博物馆是集体资产。”
2010年冀宝斋博物馆落成时,已是冀州市区标志性建筑:通天大方柱挺拔到顶,外墙挂面全部是青灰色天然大理石。博物馆被纳入衡水市“十馆一中心一剧院”重点项目,以民间力量为市里的规划作出贡献,王宗泉受到当地的嘉奖。
运营博物馆并非他们当初想的那么顺利。纵然村里财力尚可,但是“这还是烧钱的玩意”:“我的月工资才1600元,讲解员刚100元,纵然这样年花销都得至少300万元。这是运转费,不包括任何收购瓷器的经费。市里补贴80万元,缺口都是村里掏钱。”王宗泉说。
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表示:民间博物馆应在河北省文物局做展品的登记,说明文物合法来源等。“冀宝斋博物馆没有在河北省文物局注册,没有手续,不是正式注册的博物馆,他们自己弄个牌子就招呼起来了。”
当地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调查期间,冀宝斋博物馆闭馆进行整顿,摘除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所有授予的牌子。
记者手记
不该只是个“娱乐事件”
不少人愤愤不平,认为此类博物馆“误导大众”,缺失了教育和科普意义;甚至,认为这是“文化被绑架”。
但绝大多数网民爱戏谑,看那些荒诞不经的藏品,不过为看个热闹,讽刺嘲笑一番“毁三观”,便“一笑而过”了。
而冀宝斋和当地政府,被舆论风暴搅得手忙脚乱:调查、闭馆、整顿。至于这间博物馆和这批“文物”以后怎么办?人们似乎并不太关心。
但民间博物馆,并不应该是网络段子般的娱乐消费品。
据统计,到2011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535家,但没有登记注册有1000家左右。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民办博物馆数量占博物馆总量的20%。
无论是否注册,我们相信,不少民间博物馆的建馆初衷,并不“居心叵测”,更不是为了“搞笑”。正如我们也相信,有些博物馆的出现,并不是出于单纯的公益,而确实有种种“复杂”的目的。
冀宝斋这场风波,让更多人直视到了一些民间博物馆的乱象,也关注到了我国民办博物馆的现状。
上海市文管委地面文物处长谭玉峰告诉记者,很多“草根”博物馆,往往想找“婆家”也找不到,因此自发地“野蛮生长”。但他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疏”而不可“堵”,“有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不宜上纲上线或者一棒子打死,民众指责外应给予包容,政府规制外还要支持与引导”。
“我们存在任何不足都愿意弥补改进。”邵宝明告诉记者,此前国家文物局前局长张文彬来视察时,曾给出他们“正规化”的建议,表示愿意搭线故宫专业人员为他们的藏品分类定级,冀宝斋对此充满期待。(记者 李茂君)
相关资讯:
- 中国外储3.5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 增速放缓
- 银行算错账多给储户2500元 电话威胁赶快送回
- 中国6月外贸进出口双双负增长
- 盘点上半年中国经济十大热词:克强经济学上榜
- 中国人在美置宅套均42.5万美元 房价中位数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