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国际
【《澳大利亚人报》网站10月12日文章】题:崛起的中国影响力有限(作者美国赫德森研究所访问学者约翰·李)
中国崛起是过去30年最迅速和显著的变化,它目前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历史上首次不再是一个西方盟国,事实上中国正逐渐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
人们普遍担忧,中国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将自然而然地对地区国家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促使他们向北京靠拢。然而,现实压倒性地指向了一个相反的现象,亚洲的主要国家都在致力于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关系,同时对于北京的未来意图更加怀疑,尽管它们与北京的贸易关系在加深。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地区国家都在忙着确认,美国仍是该地区最厉害的战略角色。
有趣的是,为什么一个经济如此强大的中国,却不能对地区国家产生强大的战略影响力。这只能归结于,中国令人吃惊地未能将经济规模转化成政治优势。这正是中国的GDP和出色的贸易数字造成的误导。中国是日本、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理论上,贸易可以用作胡萝卜或大棒,从而将邻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的问题在于,它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至少有一半甚至高达三分之二的贸易是 “加工贸易”,三分之二加工成品的去向是美国和欧洲。
中国可以通过向大公司或国家施加选择性的贸易制裁来探索扩大影响力之路。但是,如果它真的这样做,生产线将会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亚洲公司将最终找到其他的加工途径。此外,中国还需要从这种贸易中获得技术转让,而且就政治角度而言,中国也不能冒险破坏其出口加工业,因为这一行业为1.5亿至2亿工人提供就业。
在中国成为该地区的消费中心之前,其作为一个增长推动者的影响力仍将集中于日用品市场。
中国还有另一种贸易武器,那就是选择性地向外国企业和政府开放市场,或撤销这种机会。对于北京来说,问题在于中国经济目前是构成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很大部分,但是却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这是因为中国GDP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的。
每年中国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达 2.5万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额仅为1050亿美元,主要流向出口加工业。银行贷款超过四分之三提供给了国有企业。这意味着,事实上,很少有外国企业能够涉足中国利润最丰厚的市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