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
陆文昔被拦下后,就被萧定棠的人看守起来,陆文普赶紧去向萧定权求助寻求良策,顾逢恩主动表示愿意帮忙,进宫劝说皇上撤回旨意,谁知皇上的回答却残忍至极,称就算不将陆文昔许配给齐王,也不会许配给太子。此时,萧定权兴冲冲地走了进来,他急忙向皇上跪下,毫不掩饰地坦言自己专门为了陆文昔而来。皇上很生气地把卢世瑜当初写的奏本扔给萧定权,上面赫然地写着一句话,卢世瑜举荐陆文昔为太子妃,但这奏本却被皇帝批示为欠妥。萧定权实在不明白父皇为什么要这么做,抱怨父皇难道自己所爱慕的一切,到最后都要让给大哥萧定棠吗?皇上对萧定权这样的做法非常反感,最终还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的所有请求。萧定权眼看在父皇这里没有任何挽回的希望,于是计上心来,就让顾逢恩将此事告诉给齐王妃。正如他所料,齐王妃起初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听说有人要跟自己抢夫君,不由得大发雷霆,她在顾逢恩的怂恿下,还直接地跑到了礼部,阻止礼部颁发封妃的牒纸。
第12集
皇上宣布举行射柳宴,兴致勃勃表示获胜者无论提出什么赏赐都答应,萧定权与萧定棠等人跟随皇上来到行宫,萧定棠跃跃欲试,萧定权心中也是感慨万千。顾逢恩明白萧定权对陆文昔仍心有所属,就善意地劝告他认清形势,可萧定权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陆文昔,他打定主意要赢得射柳比赛,打算向父皇求赐一个恩典,如愿迎娶佳人。为此,他不惜以身犯险。萧定权向父皇请安的时候听说父皇在与人博弈,萧定权很想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只能在外等候。原来,皇上正在和从北疆归来的长州刺史李明安畅谈国事,李明安作为皇上的亲信,这一次奉密诏专程来京都,就是皇上的心中打算,主要是为了让李明安和拥有兵权的顾思林联合起来,共同御敌,同时又相互牵制,也是因为皇上对李柏舟十分不满,打算利用李明安来制衡他。
第13集
皇上提出想由李明安把吕翰的天长军队调去长州,李柏舟表示京都与长州相隔甚远,补给过长,十分不便,不是万全之计,不如从长州周边的民间充实军队。皇上十分不满,严厉告诉李柏舟,他不是在与李柏舟商议,而是传达的圣旨,不容改变。李柏舟寸步不让,表示要对本道圣旨行封驳事,吓得在场众臣不敢言语。不远处,吕翰召集一些部将,在衣服内穿戴盔甲,称朝廷若有调军之举,不能答应离开京都。陆文昔按照父亲之命,告知卢世瑜李明安回京,卢世瑜此时方知陆文昔与萧定权产生了感情,便安慰说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会想办法跟陆英沟通,放弃反对年轻人的感情。陆文昔经过再三考虑,跟个人感情相比,还是家人更重要,于是决定过几天跟随李明安去长州。卢世瑜也只好作罢,委托陆文昔亲自交给遗主一个印章,担心遗主失此遗珍会抱憾终身。陆文昔正要问物主是谁,忽然来了贵客拜访。皇上点名吕翰征询他的意见,是否愿意带军前往长州。
第14集
事情已然这样,李柏舟只能承认失败,叫嚣在次日的邸报上刊登皇室的丑闻,在他廷试之前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晓。与此同时,顾逢恩向萧定权抱怨皇上过分,不仅用一条玉带收回了兵权,还让李明安与父亲顾思林相互牵制。萧定权虽然心里也十分不爽,但还是顾全大局,非常严肃地劝告顾逢恩说话要谨慎,他此时更担心老师卢世瑜会得知现在发生的一切,所以他嘱咐顾逢恩一定不能让一丁点消息刊登出来,一定要跟通政司说明,能拖一时算一时,至少在廷试前千万不能登上邸报。在顾逢恩的斡旋下,通政司并没有刊登有关射柳比赛的消息,萧定棠看着索然无味的邸报,感到十分不满意,而李柏舟却不慌不忙、非常镇定,因为他早就料到萧定权会这么做,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计策。李柏舟指使赵壅私刻了另外内容的邸报,天长营即将调动的消息被登了出来,并将这假冒的邸报渲染得人声鼎沸,使得众人议论纷纷,揣测皇上用心,担心朝政时局变化。
第15集
陆文昔处事缜密,从印局找到了一些情况,顾逢恩便沿着线索找到了证据。李柏舟不久从手下得到消息,由于赵壅印的邸报数量过于庞大,京师印局便将手中的任务转给了另一家印局,正好被顾逢恩抓了个现行。李柏舟十分紧张,立即派人调御史台的陈九思过来,并组织所有私卫,务必将顾逢恩拦截到廷试之后,断然不能让他把证据呈交给皇上。顾逢恩准备进宫把证据交给皇上,没想到在门前就被一群侍卫阻挡了。顾逢恩猜测一定是李柏舟和萧定棠的手下,没想到来者出示了控鹤令牌,竟然是皇上派来捉拿顾逢恩和通政司司长的。顾逢恩一筹莫展,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证据交给对方,希望能转交到皇上手中。然而,这侍卫却擅自将证据交给了不远轿中的许昌平。皇上责罚萧定权书面悔过,然后去守陵,一连串变本加厉的惩戒引得群臣议论纷纷,认为皇上有意废储。李重夔想从中调和,但是皇上根本不听。紧要关头,卢世瑜入宫觐见,可皇上根本听不进去。卢世瑜认为皇上还是记着过去的仇,因为萧定权三年前闯宫,再三替萧定权辩解,还痛诉自己失子往事,提醒皇上不要重演自己的悲剧,不要对太子过于严苛。
第十一集
第十二集
第十三集
第十四集
第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