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沪港通“满周岁” 专家:两地价差不会消除
阅读: 559次
关系网管理员 关系网管理员
关注人数:0
发帖数:1613
本群积分:8046
1 楼

来源:央广网

  【导读】沪港通一周年,尽管不如外界预计火爆,但运行平稳。《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关注:A股国际化提速。

  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通车,到今天刚好一年。数据显示,自开通以来,沪股通累计成交15305.36亿元,日均成交67.13亿元,单日最高成交纪录为今年7月6日的233.88亿元;港股通累计成交7382.71亿元,日均成交32.96亿元,单日最高成交纪录为今年4月9日的260.91亿元。

  不过,在使用额度方面,截止到昨天,沪股通剩余额度达1792亿元,港股通剩余额度达1582亿元,分别占全年额度的59.73%和63.28%,沪港通额度的使用情况弱于预期。

  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对于今天周岁的沪港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没有完成预先设定的额度,说明沪港通不够热,尤其没有获得内地资本市场的认可,这是最大的问题。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去年沪港通推出时处于牛市起步阶段,股市出现调整之后,投资者交易意愿降低是正常的,沪港通整体额度的使用效率是正常的。您如何评价这一年沪港通的表现?

  桂浩明:第一,沪港通总体的表现还是正常的,实际上在沪港通刚开通时,市场交易很活跃,但是不久后就迅速降温,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上也有各种反响。对于两地的投资者来说,要熟悉对方的市场并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当最初的投资激情过去以后,交易医院就会有所降低。在此期间,由于境内市场的活跃,火爆现象也出现过,但是并不持久。因为境内市场的运行逻辑和境外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双方肯定都不及预期。从目前来看,要真正的了解市场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我们并不要急于在短期内把市场做的过大,而是应该放慢步伐,在真正的大发展之前,规范各方面的需要,理顺各种制度。

  经济之声:而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总体设计中的一步,沪港通整体额度使用并没有预期的火爆,但是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使得未来内地资本市场融入世界资本市场的路径逐渐清晰,这是不是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的正面反馈?换句话说,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希望配置A股提上日程?

  桂浩明:我认为沪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首先,它实现了境内和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尽管总帐还不多,但是轨道已经铺下了。如果我们证实了这条轨道确实可用,并且是安全且高效的,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条件制度的改善,通道中的往来一定会变多。

  如果中国的A股也被纳入到美国的明晟指数,它可以按照这个指数系统更大的投入境内市场,所以它也必须要有一个路径。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的对外开放,境外还是受到管制。我认为沪港通在打开通道方面的意义更大一些。

  经济之声:自沪港通开通以来,总体呈现北热南冷的现象。此外,沪港两地上市股票的价差还比去年11月沪港通启动时高出了大约40%。是因为两地投资者的“口味不同”吗?

  桂浩明:第一,之所以南下的资金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境内的投资还很不适应境外市场的投资。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追逐市场热情,而香港市场更倾向于追寻稳定的投资回报,蓝筹股的估值可能更高一些,所以,港股的投资对内地投资者来说吸引力还不够。此外,这也和香港市场开放给地方的投资标的比较有限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就市场而言,开通沪港通并不意味着两地的价差就会消除。因为一家公司在不同的地方上市,它一定会有不同的价格。由于两地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市场受监管的条件以及市场的资金供应格局都不一样,所以存在价差是完全正常的。所以我认为想要通过沪港通来消除两地的市场价差可能没有抓住问题的要点,或者说沪港通本身并不从本质上具备这样一个功能。

  经济之声:长期来看,沪港通差异持续拉大的可能性大吗?还是说两地市场会慢慢趋向统一?

  桂浩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投资者投资理念的不断升华,价差应该会逐渐缩小,但是不会彻底消除。同时,我们认为价差缩小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当中也不排除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反而被拉大的可能性。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并不一定去指望通过沪港通来监视价差,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A股和H股的互相转换。如果两个股票不能互相转换,人民币还不能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完全自由的兑换,这种价差必然存在,并且很难完全消除。

  经济之声:一年一闪而过,沪、港两大交易所向我们披露的这份沪港通的周年成绩单,虽然整体交投算不上火爆,但一周年来沪港通在运作上还是表现出了“平稳”、“安全”,所以接下来深港通,沪伦通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桂浩明:我认为深港通应该比较近,因为有沪港通这个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其争议的焦点无非是投资品种的问题,它们有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香港市场,如果香港市场还是像提供给沪港通一样购买这些品种,深港通的实际意义可能不大。所以,有人就提出要把香港的一些小品种,包括创业板的品种也挪进来。沪伦通现在仅仅只是个设想,因为沪港通现在的基本模式就是继续以人民币来进行计算。另外,在交易时间上,我们的时差影响太大。所以,我认为沪伦通可能是未来的事情。当然我们希望这一天不要太远,在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内实现沪伦通可能是比较有想象力的事情,现在还没有这种可能。

共 1 页  
主题: 沪港通“满周岁” 专家:两地价差不会消除

登录后即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