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隋毅
资料图
波士顿不是那种好莱坞式的美国城市,它处处透着精致与沉稳,作为从东部进入美国的第一站,这里是理想的大门。
非典型美国城市
哪怕是光看地图也能发现,波士顿的市区并不大,完全可以步行游览,从机场下来,不堵车的话大概20分钟能到市中心,这还是因为走的并非直线,着急的人去坐水上巴士,15分钟内就能走进一所五星级酒店。
粗略一看,波士顿不像典型的美国城市。来美国前知道这里属于新英格兰地区,是最早移民开拓之处,想必也留有一些英格兰痕迹,来了一看,真的与伦敦和剑桥有几分神似。没有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马路也不宽,一路上所见尽是内敛端庄的小楼,一幢幢都透着历史感。著名的查尔斯河在波士顿流入大西洋,隔河相望便是美国的剑桥市,那里也不逊色:大名鼎鼎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便在那里,说是两个市,但从波士顿坐地铁过去也就半个多小时,所以人们还是喜欢把这两所名校归到“大波士顿”里来谈论。
来美国前看雅各布斯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面谈到波士顿北部贫民区的成功改造,以为它是座与纽约芝加哥并列的大都会,其实正好相反,它其实是座精致的小城市,常住人口还不到100万。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波士顿是个充满了历史的城市,这里有美国第一座公园、第一条地铁线路、第一所大学、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第一份定期发行的报纸。1789年,第一本美国小说也在这里出版,名字叫《同情的力量》,是本关于诱奸的言情小说,那时候美国没什么正经文学可言,所以这事儿今天没人提了。波士顿市中心立着萨缪尔·亚当斯的铜像,就是他当年策动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位老兄大概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波士顿市民,也是哈佛毕业生,还是正经的硕士,毕业论文写的是《论殖民地人民是否可以合法地抵制英国法律》,革命精神可见一斑,但不知道这论文是怎么通过的。
从这里向北,有一条著名的游览路线,大概每位来此的人都会见到它:自由之路,汇聚了和美国革命有关的15个重要历史节点,只要沿着地上的彩色地砖走就不会迷路。起点处有穿着当年服装的姑娘负责讲解,不过可能一般人听不完,因为大家都已经接受过足够的爱国主义教育了。
亚当斯铜像处离海大约2公里,附近的法尼尔厅、南市场、北市场以及昆西市场都是礼堂式建筑,皆是当年留下的老建筑。法尼尔厅当初曾是革命家们高谈阔论的场所,现在二楼已经不再开放,而附近的市场里则游人如织。一边是卖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另一边则汇聚了不少名牌,中间的昆西市场则供游人们前来饱餐一顿,大小旅游书上但凡说到这里,总是说这里是必吃之处,走进去一看确实花样繁多,波士顿市整体风格像英国,食品口味可比英国胜出太多,除了炸鸡比萨这种流行的美国食物,昆西市场里还有墨西哥菜、中国菜以及当地最有名的美食:海鲜。最典型的就是龙虾和贝壳奶油汤,叫卖声此起彼伏,不来一份真是走不出这座大厅。
想想龙虾
来波士顿前一天,我们在附近玛莎葡萄园岛上的一间叫Nancy的餐厅吃饭,据说这是奥巴马最喜欢的餐厅,饭店工作人员说,他老喜欢点黄金炸虾。这个菜类似于把虾裹上面包粉下油锅炸,吃起来口味也一般。他为什么没有点世界闻名的波士顿龙虾呢?可能是觉得吃起来麻烦,总统戴上手套对着只张牙舞爪的大虾,似乎不那么庄重。可游人们谁管这些呢,来这里不吃一顿龙虾,简直就像没来过。波士顿龙虾和澳洲龙虾个头上差不太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缺乏前者的大螯,这么说起来波士顿龙虾更像我们常吃的小龙虾的放大版,连颜色也差不多,黑漆漆的。波士顿人吃龙虾方法简单,新鲜出水的龙虾隔水一蒸,不用什么佐料就十分鲜美。不过他们自己吃的时候,还是要配点黄油和柠檬汁。最令中国老饕感慨的,就是这里的海鲜全无养殖,皆是野生捕捞。龙虾实在太多了,尽管近年来人们消费量一直上升,依然可以在海里捞到足够的龙虾,不是不能养殖,而是养殖的成本太高,不如直接下海。波士顿地区海水洁净,温度又低,夏季也只有7—10度,这正是龙虾最喜欢的温度。
2004年,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去采访龙虾节,写下了《想想龙虾》一文。他说:“直到19世纪的某些时候,龙虾都一直被认为是低等食物,只有穷人和收容院里的人才会吃。即使在美洲殖民地历史最初那段艰辛岁月里,一些殖民地也曾立法,禁止每周给囚犯吃龙虾一次以上,因为这样的做法被认为太过残忍, 离经叛道,就像强迫人们吃老鼠。”当年资料用“多到不可思议”来形容龙虾的数量,普利茅斯的清教徒涉水而行,信手抓来的全是龙虾。在暴风过后,波士顿的海滩上龙虾们狼藉一片——后来全部发臭,变成肥料。
说到现在,龙虾一般作为主菜,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这道主菜已经超越了食量。波士顿餐馆里的一只龙虾大约都在1磅左右,配以土豆、玉米和其他贝壳,根本吃不完。要么是美国人太实在,要么就是他们真的太能吃。吃波士顿龙虾不能像吃麻辣小龙虾,那厚厚的壳用手是很难剥动的,一不留神就会溅一脸汤水。须先把虾头虾尾摘下,再用桌上特有的小叉子从尾部伸进去,稍微一使劲整块虾头就从上面滑出来了,这时换上刀叉,慢慢切下,说不定邻桌哪个游客就会对你投来羡慕的目光。
除了龙虾,波士顿地区还盛产鳕鱼、牡蛎、扇贝、青口和其他贝类,总的来说,拥有着这么富饶的海产,吃的就是新鲜和绿色。波士顿人也对他们当地所产的牡蛎很有自信,认为生吃不输给法国牡蛎,可惜我去的时候天气转寒,不但牡蛎,连龙虾也快都要躲进深水里了。
不过在波士顿海洋酒店,我们见识到了老北京火烧那么大的扇贝贝柱,这种深水扇贝也是波士顿特产,它的尺寸着实把大家都吓了一跳。酒店的首席大厨丹尼尔·布鲁斯送我一本他自己写的菜谱,里面记载的都是新英格兰地区风味的特色菜,海鲜、蔬菜、蘑菇是最常用的食材,据说全世界最喜欢来波士顿地区旅游的就是英国人,他们应该为自己与美国在美食上的巨大差距而感到脸红。
波士顿人
中国篮球迷说起波士顿,总把NBA的凯尔特人挂在嘴上。这是NBA里一支老牌强队,不过这座城市还有另一个足可自傲的棒球队:波士顿红袜队。美国棒球大联盟里在中国比较有名的是纽约扬基队,不过最好不要在波士顿尤其是芬威球场提这个名字,因为它和红袜队是死对头。在这方面大概也可管窥波士顿人的自信,虽然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上都比不上纽约,但可一点儿都不甘落于人后。
波士顿有美国最有名的两所大学,这大概是所有波士顿人最大的骄傲。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朴实,而在它的校园里漫步,也难以想象许多改变世界的发明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可能是因为高科技的学科门槛实在太高。哈佛大学相比而言就更引人注目些。没有美国,先有哈佛,从哈佛广场的地铁站出来,就能感受到这个地方与众不同的气场。绿树红墙背后,那所世界闻名的顶尖学府真的近在咫尺?待走近哈佛的老校门,倒是真的吃了一惊,世界顶尖学府的正门简直简朴得不像话,还不如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门气派。但据说这扇大门很有威慑力,学生在此求学期间只走两次,一次进来,一次毕业走出,谁要是随便乱走,就会遭遇噩运毕不了业。想必大部分学生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谁知道呢,但那些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看起来过得也不错,谁敢说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过得不好?
向导忙着给我们指哪座楼比尔·盖茨住过,哪座楼又是奥巴马曾经的寝室所在,但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当属哈佛大学图书馆,图书馆以哈佛的毕业生威德纳命名,他是哈佛1907级的学生,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遇难。威德纳的母亲以儿子的名义给哈佛捐建了一个图书馆。在图书馆落成的近百年里,在为她儿子所保留的房间中,每周都会有人放上一束鲜花,以表怀念。这里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回到波士顿市区,晚上就住在市中心的四季酒店。打开窗户,一条马路之隔便是波士顿公园,这是美国最早的植物园。在里面一走,发现神似伦敦的海德公园,面积虽然不如后者大,走一圈也要不少时间。一年一度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也经过此地,酒店在波士顿地区的副总裁比尔·泰勒对我说,去年的爆炸案把波士顿人吓得不轻,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倒是让更多人关注到波士顿,来这里的游客更多了。
今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照常进行,去年爆炸案的幸存者及其亲属、现场急救人员还举行了一场纪念性质的5公里跑活动。当住在波士顿四季酒店的选手返回时,他本人和酒店一百多名员工站在大堂里鼓掌,场面十分温暖。那次惊动世界的爆炸案,似乎过了一年就被波士顿人的坚强和爱战胜,在日常生活里,已经完全看不到惊吓的影子,街上也不见有警察和军人巡逻。比尔·泰勒说,他们酒店每年9月开学的时候最忙,世界各国的家长们来这里送孩子读书,其中也有很多中国父母。在来此地游客数量方面,前三甲分别是英国、德国和中国,在家长数量上,中国已经是最多的了。
波士顿旅游局总裁派特·莫斯卡里托罗说,中国游客在此地的人均消费金额已经超过其他国家,他很喜欢中国,我们坐在唐人街的餐厅里吃饭,他甚至觉得姜葱炒龙虾比本地做法好吃。这座历史悠久的美国小城将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而他们显然也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