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图)
阅读: 981次
关系网管理员 关系网管理员
关注人数:0
发帖数:287
本群积分:1409
1 楼

来源:侨报周末

  【本报实习记者王昊、特约记者李强波士顿图文报道】 5月17、18日两天,哈佛中国教育论坛2013年年会在春光明媚的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如期举行。近200位来自中美两国的教育专家、学生学者在论坛中就中国教育改革、民办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继去年联合举办2012论坛年会后,哈佛中国教育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亚洲文化中心再次参与了2013年度论坛年会的组织筹办工作。同时,作为合作伙伴的麻州孔子学院和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也对活动给予了支持。

  中国教育论坛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官方认可并指导支持的学生组织,其宗旨是连接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各界人士,从而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讨论并支持教育实践。组织者表示,通过本次论坛,凝聚关注中国教育的力量,为致力于中国教育进步的思考者与实践者提供一个分享信息、结识同道、共同实践的平台。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国际化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大会请到了中国民办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翰林院教育集团创始人白宇,JA中国执行总裁高阳,华商书院创始人中山大学博士黎红雷,枫叶教育集团董事长任书良(由赵瑞明代讲)座谈;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周建华做了专题演讲。

  在民办教育座谈会上,白宇向听众介绍了由她组织创建的翰林院教育集团。作为一位4个孩子的母亲,她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她又为当前中国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模子化学生感到担忧。她认为,教育除了培养技术型人才外,更应该培养领袖型人才。所以翰林院的使命就是:建立有文化厚重感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中国精英教育,培养有厚重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中国优秀人才。

  作为JA中国执行总裁的高阳对波士顿非常有感情,曾经在费城留学的她,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在波士顿找到的。谈到JA在中国发展的20年,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1000名学生,30个志愿者,到如今400多万学生。高阳感嘅中国教育事业的飞速进步。在谈到中国教育现状时,她认为如今教育和社会连接更加紧密,本土化资源与国际化资源广泛整合,同时教育发展需要核心竞争力和长时间的投入。

  黎红雷所创办的华商书院则专注于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教育。他创新地把国学经典和企业管理结合在一起,以中国国学7大经典(《论语》、《道德经》、《易经》、《韩非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为教材,通过新颖的实地游学的方式,让企业家们不仅学会为商之“术”更培养为商之“道”。

  枫叶教育集团创始人任书良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年会,委托枫叶教育研究院院长赵瑞明代为发言。       赵瑞明回顾了枫叶国际一路艰辛的成长经历,从最开始只能招收到14名学生,到如今已经遍布中国8个大中城市的30个校区,拥有学生1.25万人,成为中国最大的基础教育国际学校之一。

  他认为,枫叶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创新的办学体制,创始人任书良提出了不参加高考的“双语双历”的枫叶模式。中方教师开设以文科为主的课程,加方开设以理科为主的课程。中加两国教育部门互认学分。学生参加中加会考合格者,同时获得中加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毕业证。

  在民办教育座谈会结束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副校长周建华进行了专题演讲。人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学校,也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他以“引领担当”为题,谈论了在中国教改背景下的人大附中模式是如何引领教育变革和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在演讲中,周建华用视频、音乐、照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人大附中的故事。

  其中,令人印象颇为深刻的是一个叫施轶萌的女孩,谁能想到这个获得2011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物理学一等奖的女生,竟是一个屡次在升学考试中都失利的“差学生”!这个可能在中国其他中学都没法读书的孩子,却在人大附中这个以“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为办学宗旨的天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正是人大附中尊重施轶萌的兴趣爱好,同时为她搭建了一个追求自己爱好的平台,让其可以在自己喜爱的专业中尽情翱翔。

  在演讲后的采访中,周建华讲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到人大附中“取经”,令他们感触最深的是,人大附中不光向他们展示什么是一个成功中学的办学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意义。

  纽约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苏祖琦专程从纽约前来参加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年会,他对记者表示,参加本次年会收获颇深,多位演讲者的发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还特别感谢为他参与年会提供便利的亚文中心的工作人员。

 

▲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主席史钊垒(右一)、副主席张亦男(左一),同周建华(右二)合影。

▲ 赵瑞明在演讲中。

共 1 页  
主题: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图)

登录后即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