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彭博社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科技股的平均静态市盈率已达220倍,而纳斯达克在2000年3月份互联网泡沫高峰期时候的市盈率是156倍。形成的结论是中国科技股比互联网泡沫时代的美国科技股更贵,以及中国科技股形成了严重的泡沫。科技股市盈率是夸张了些,不过股价是看预期的,中国科技股获得资金的炒作是有其内在逻辑的。现在这种浪潮也影响到港股科技股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了,而香港和美国的做空机制都好的多,中国科技股的危险不在中国而在这两个市场。
中国股市的上海综合指数自2008年以来首次触及4000点,目前总市值高达7万亿美元。不论中国经济层面如何,在政府意志和资金逐利效应的导向下,股市在一年的涨幅接近100%,中国科技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涨起来的。资本市场的涨跌和经济基本面有相关性,但宏观政策的预期作用更大。目前不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市场,股市的支撑来源于量化宽松的政策和政策预期,而不是经济增长。只要预期不改,赚钱效应持续,资金推动股价上涨会像击鼓传花一样继续,直到无法维持,也就是说泡沫中存在机会,但需要看到风险并警惕。
现在市场等待的是美联储何时加息,今日的美联储纪要中,当传说确定6月加息,美国股市急转直下,而后又报道美联储内部有分歧,有人不赞成那么快加息,美股又转为上涨,做日内交易的朋友吐槽说要被美联储和记者累死。
泡沫是判断而不一定是现在就会破,并不是想做多空甚至点位的判断:
1.如果股价现在就点头向下,毫无疑问,220倍的市盈率就是泡沫
2.如果股价继续上升,市盈率变为250倍而股价支撑不住,那就是泡沫,现在可以视为泡沫早期。
3.如果股价不变,而公司盈利提高,市盈率下降到150-200倍,现在的价格也就不是泡沫,但这不可能,如果公司盈利,炒作资金只会更多。
也就是说股价、市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怎么判断是泡沫并没有一个界定的标准,100倍市盈率已经很夸张了,冲到220倍,100倍就不是的泡沫。投行对于泡沫的判断有其逻辑,但也可能有他们的投资战术,怎么理解就是身在场中的散户自己的事情了。
因为A股的中国科技股的涨幅很高,港股和中概股就相对变得便宜了,A股的资金炒作现在也影响到中概股,现在能看出中概股有浓重的资金炒作痕迹,从成交量看,很明显中国时间凌晨前更高,股票的走势也带有浓重的A股操作痕迹,并非美国以机器设定涨幅和止损为主的方式,具体显示为阶段性、利用概念和消息的炒作,快速调仓,这样对于中概股的信誉并非好事,现在的中概股也就体量超大的阿里、百度、京东无法被轻易撼动,在香港的腾讯因为离热钱更近,股价的走势曲线要比同等的中国科技公司要陡峭。但美国和香港市场的对冲基金和机构是更大的大户,并且存在专门做空的力量虎视眈眈,散户思维在美国和香港很可能吃亏,而联动影响下,美国中概股和香港上市大陆科技股的下跌会影响到中国科技股的走势。
与美国互联网泡沫不同的是中国科技股并非没有机会,主要看中国的资金怎么完善故事
1.中国科技股在中国股市的比重约为13%,而美国科技股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期占美国股市31%的份额,在国家意志下扩张可以更快
2.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化更快,科技公司的反应也都是以日、以周计,可以随时调整,不论中外股市有了新概念就可以继续击鼓传花。
3.中国互联网用户渗透率目前约为47%,美国已接近90%,美国互联网泡沫高峰期有40%,也就是说中国还处于发展期,光靠用户的野蛮发展公司就能赚钱。
4.互联网支付体系和共享经济体量更大,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更清晰,也就是变现能力更强,可以维持更久
5.除了美国外的主要国家,纷纷在量化宽松,中国虽然没有明说可也是在资金注水,除非政策预期改为紧缩,否则资金逐利特性不会改变。
在中国和美国股市还有赚钱效应时候,随波逐流就好,结合公司的基本状况分析也能有个大概的预估,大家都知道是泡沫但在高速增长中市盈率降低,泡沫的风险也就降低,现在的问题是220倍会不会是中国科技股市盈率的顶点?流动性转为紧缩预期、监管变得严格、股票增发导致供应增加、基本面也就是公司盈利没有达到预期,这几个因素任一变化才会真的影响到对股价的重新估值。
相关资讯:
- 沪指涨0.84%时隔7年再上4000点 创业板成重灾区
- 中国将形成5大城市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发
- 中国两成亿万富豪是炒家 富二代人数远逊于美国
- 美媒:人民币申请纳入IMF货币篮子 或成储备货币
- 李克强晤《金融时报》总编巴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