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报道
专家析中秋起源及其文化内涵:圆月意象与团圆心理
中秋是月节,是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心理诉求的节日。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中秋所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心,熔铸着中华儿女的魂。
从祭月到赏月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祭月扩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随着文明发展,人们对月亮的敬畏心理逐步减淡,观赏心态逐步加强。长期的农耕社会,使中华民族对月亮自古以来就有细致的体察。阳历15号月不必圆,而华人的农历,每月十五总是月圆。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传统大节。太阳总是圆的,而月亮变化不居,中华儿女细致地为之命名:朔、望、晦;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月牙儿、一钩新月、一轮满月。
在对月亮的观察中,人们逐渐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秋分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赤道上,一天的昼与夜等长,古时祭月选择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满月,农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的一个满月之日。此日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圆,于是中秋节就选择在了八月十五。加之这时正是秋收时节,五谷丰登、瓜果满架,人们的心情最是喜悦。到唐代,中秋节正式形成,赏月逐渐成为全民族的习俗。
与西方狂欢节的格调不同,中国的中秋是恬静清雅的。传说唐明皇游月宫,见城楼门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便称月宫为“广寒宫”。京剧《贵妃醉酒》里,杨贵妃自比广寒宫的嫦娥,称月亮为“冰轮”“玉兔”。中秋呈现的多是“寒”“清”“冰”“玉”之意境,我们要找回并学会欣赏中秋节的这种美。
拜月赏月萌发的天人之思
宁静而朦胧的月夜,让人澄思静虑。人们在敬畏拜月、融情赏月的同时萌发了天人之思。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亏而盈,盈而复亏,却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暂,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样生生不息?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夜光何德,死则又育”之问。李白《把酒问月》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苏东坡承屈原、李白之意,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中华月亮文化中的人伦情思和天人哲思熔于一炉,炉火纯青。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即苏辙。苏轼和苏辙是情深意笃的兄弟,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诗文寄给苏辙。苏轼原在杭州任通判,因为苏辙在济南做官,所以他特地请求北徙,来到密州,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任职。虽然两个地方相隔不远,但是兄弟俩还是好久不能见面,苏辙在词中是作为不能团聚的亲人的代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和月宫都是仙界,亘古恒久无须也无从纪年。无须问而偏要问,这是醉了,是“究天人之际”的哲思。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先在楼阁间搜寻作者,没找到,钻进窗户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个因思念亲人而无眠的词人苏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找我干什么?该不会也因情衔恨吧,怎么总以团之月撩拨不团圆之人?反差越大,思念之苦越深!所以,对圆月的怨责,表达的是思亲的情深、情苦。这是一种憾恨。如何排解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也并不总是圆的,它阴晴圆缺,周而复始,代表着一种流转的轮回。人若能融入其中,也就能参透日月造化之永恒,赞服天地之化育。这样一来,人间之悲欢离合,又有什么可叹的呢?应淡然处之,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
从月的自然规律,体悟到人的生存规律,提升为人生哲理,这首词精妙地体现了中华月亮文化的精髓以及传统文人对中秋的哲思。
圆月意象与团圆心理
中华儿女赋予了“月圆”丰富的人伦内涵,“圆”在中华文化里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古人认为“天圆”,圆是“完整”“周全”“没有缺欠”,“圆”又与“和”“合”内在相融相通。月圆时人们希望人间也团圆,夫妻团圆、亲友团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团圆”成为中华儿女共同追求的生活愿景,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之一。
这种团圆意识很是宝贵,因为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强调个人与亲人、朋友和周围人的团圆,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这种群体意识,造就了国人的整体感、集体观,造就了国人的人伦责任感。
中天皓月还可引发心灵感应,凝聚文化认同。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月亮纵览古今,可勾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对故乡的回忆。李白的《静夜思》妇孺皆能背诵,国人从孩提时代起就把歌颂月亮的诗歌及其指代的文化意象栽种在心里,长大后仍觉“月是故乡明”。从横向的空间维度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光普照大地,中华儿女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对共同的皓月也会怦然心动,产生心理共鸣。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心理,是文化的共同认同,且越是远在他乡异国表现得越为明显。
国家的团圆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缺欠,代表领土完整。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层认为我们国家需要各民族大团结,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才是团圆、才是圆满。这种大团圆心态,亦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且成了家国观念生成的重要元素。直至今日,它仍是爱家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凭借,也是我们圆梦中华的重要精神资源。 (李汉秋 作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
民俗专家谈中秋节俗:吃新米饭 未来女婿上门送礼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上官云)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每逢此时,世界各地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示庆祝,韩国会举行祭祖仪式,日本则喜吃“月见团子”。民俗专家萧放表示,丰富的中秋节日习俗主要围绕月亮形成,较为常见的是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中国民间也存有未来女婿上门送礼之习和吃新米饭等风俗。但他同时指出,就目前情况来讲,中国各地节俗保留并不均衡。为此,萧放建议让中秋节成为中国民众的情感满足日与精神浪漫日。
现代:吃新米饭 未来女婿上门送礼
中国饮食文化昌盛,围绕重大节庆均有各类可口食物呈现,中秋也不例外,其中的代表便是绵延流传至今的月饼。据悉,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起源于月神祭祀的需要。
宋代以来,月饼逐渐在民间风行,关于月饼的文字较早出现在北宋苏东坡的诗句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至明代《西湖游览志会》方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这类描述到清代以后逐渐增多,所记载的月饼制作方式也逐步完善。
“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场瓜果丰收,新酒同时上市,所以中秋饮食丰富。”据萧放介绍,除吃月饼外,人们还会在中秋当天团圆饮酒,吃新米饭,玩月羹(桂圆、莲子、藕粉一起熬制的羹汤),南京则有桂花鸭等物,饮食不可谓不丰富。
围绕中秋拜月、赏月,各地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萧放介绍,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中秋拜兔儿爷、拜月姑、祭月娘、走月亮、唱月亮,还有烧宝塔灯、放孔明灯,偷月亮菜等活动。当此时期,民间未来的女婿还会上门送礼提亲,在一些经济活动中会结算与兑付工资等。
在南方,江南“卜状元”游戏较具特色,即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凭此取乐。
“中秋节节俗南北地区差异不大,主要月饼的口味有不同。当然在一些具体节俗上也有细微区分,如北方地区有兔儿爷等神偶,南方地区则大多是遥拜无形的月神。”萧放介绍,在节日娱乐方面北方地区偏重于家内亲人团聚,南方地区中秋户外的娱乐活动较多,前文介绍烧宝塔灯、舞草龙等均属此类。
古代:女子拜月祈求美丽容颜 宋代中秋夜市通宵营业
从古至今,有关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莫过于嫦娥奔月。据公开资料显示,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可见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对月亮的朝拜仪式自周朝开始岁时化。此前曾有一说,即古代文人习惯中秋赏月、赋诗怀人;普通百姓则家人团聚,分吃“团圆饼”,更有“拜月”习俗。萧放表示,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拜月仪式大体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给予福佑。
“唐代确有赏月风尚,但未见拜月习俗;宋代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拥有美丽容颜。随着时代演进,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萧放肯定的说。
古代中秋丰富节俗的缘起与演进曾让很多学者颇费考量。据称,“中秋”一词,最早则见于《周礼》,起源于先民月亮崇拜。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恰逢月中,故称“中秋”。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唐代文人中秋赏月成为新的文化习惯,但尚未见到它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宋朝开始,赏月成为家庭节日庆祝娱乐内容之一。明清时代赏月传统逐渐被民间的拜月习俗替代。月饼也是这一过程的产物。”萧放介绍。
分析成因,萧放认为,自汉唐以后人们对月亮的态度发生两个方向的变化,一是将月亮视作神奇的天体,作纯粹审美与情感寄寓的对象;其次是将月亮人格化,逐渐扩展其崇拜的内涵,将其与民俗节日扣合。
国外:韩国举行祭祖仪式?日本吃月见团子
由于地缘关系,中国的中秋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向外传播,周边不少国家受到影响,如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虽然各国习俗不同、形式有别,但同样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美好未来憧憬。
“就时间来说,亚洲各国过中秋节的日期基本一致,大体都以八月十五日为中心,具体节俗则各具特色。”萧放告诉记者,韩国人非常重视中秋,也是保留古代文化比较多的国家。在韩国,中秋又名“秋夕”,回家团聚是节日主题。在那一天,人们一般聚集在长子家中进行祭祖仪式,“至于饮食,他们会吃圆形松饼,颜色各异,十分精美。”
日本中秋赏月习俗同样来自中国。中秋节自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韩国不同,日本将中秋节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不过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的习惯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旧历9月13日也是日本赏月的日子,。”萧放透露,此外,越南中秋习俗与中国较为类似,吃月饼、观花灯、击军鼓。华人在马来西亚则习惯以提灯笼、观赏花车巡游的方式度过中秋。
传承:各地节俗保留不均衡 应强调传统文化生活温情
近年来,复兴传统民俗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更多关注。萧放称,伴随数千年时间的演进,目前中秋节俗各地存留不均衡,有的地方保留较多,有的地方几乎只剩下吃月饼一项。
“复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让中秋节日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动脑筋。”萧放建议,着眼点可放在中秋节传统内蕴包含的家庭团圆等人伦亲情方面,通过对赏月、玩月等亲近自然等节俗的强调,让中秋节成为我们民族的情感满足日与精神浪漫日,“这样可以保证国民充分享受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生活温情,感受到节日生活的美好。”
“做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借此使人们对家庭、社会与自然界产生发自内心的爱恋,才能实现冯骥才先生所强调的理想生活化。”萧放最后总结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