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9健康网
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当月圆之夜,人们事实上会睡得更少,不仅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睡着,而且通常无法进入深层睡眠状态。科研人员认为,这不是因为满月月光太亮或者万有引力的作用,而是人类穴居时代残留下来的生物钟习惯。
月圆之夜难入睡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下次如果夜晚睡不着,可以打开窗帘凝望一下天空,如果看到夜空挂着一轮圆月,那么你睡不着的原因,并非因为伴侣翻来覆去转身抑或打鼾,而是因为你内心里的那个“穴居人”。科学家指出,人类虽然已经进化,但人体内部的生物钟仍然残留着在月圆之夜睡得少的基因。在月圆之夜,人们通常需要花更长时间才会有睡意,而且最后即使入睡,也会睡得较浅。而原因与月亮的光华或者万有引力作用,没有任何关系。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一种“月循环时钟”(circalunar clock),取决于月亮循环的周期。
科学家推测,月圆之夜睡得不那么熟,有助于人类的老祖先们躲避乘着月光捕食的猛兽。瑞士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的席尔瓦·弗雷博士(Dr Silvia Frey)表示:“我们的发现,是第一个指出月循环时钟存在于人类身上的研究,但目前还没人能确定它存在于身体哪个部位。我们认为,它可能以分子水平存在,在大脑里,可能存在于下丘脑,就跟控制昼夜节奏是同一区域,也就是身体内部的生物钟。”
“最初,在几个世纪之前,人类在月圆之夜不要睡得太熟是明智之举,因为月光明亮,会有很多身体轻盈但高度危险的掠食者。对我们古老的祖先而言,这种行为模式会是一种保护性措施。”
科研人员收集了33名志愿者的睡眠模式数据。通过在月圆之夜扫描受测试者的大脑,他们发现仅有30%的脑部活动因为深度睡眠而减少。参与测试的志愿者从清醒到入睡的时间,也比平时长5分钟。平均计算,他们在月圆之夜的睡眠时间,要比当月其他日子少20分钟。
研究同时发现,当月亮上升到天顶最高点时,志愿者体内分泌的褪黑激素水平降低,而褪黑激素正是负责控制睡眠循环的一种荷尔蒙。
过去的研究结果显示,许多动物都存在生物钟,尤其是海洋生物。科学家认为,它可能与由光线控制的昼夜节律钟联动,最终操控人体活动。这种现象的证据,已经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的海洋蚊虫和美洲蜥蜴上得到验证。
而且,人类会受满月影响的说法,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受影响的范围包括从生育到精神状态的多个方面。在英语中,Lunatic表示疯狂、愚蠢的意思,这个单词的词源正是拉丁语中的月亮(Luna)。
相关资讯:
- 日本准航母“出云号”下水(图)
- 意大利斑马与驴发生"爱情"产下"斑驴"(图)
- 南京紫金山现“萤火虫路” 专家吁理性观萤(图)
- “微笑”团扇鳐宝宝水中徜徉 萌翻游客(图)
- 蛟龙号在南海采集到的珍贵生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