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百万数字,触目惊心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环境科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局研究人员在《环境研究通讯》发布研究报告称,目前每年全球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人。报告还指出,东亚、印度和东南亚是空气污染重灾区,仅印度一国每年因空气污染至少有50万人失去生命。
无独有偶,去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近200万过早死亡与颗粒物污染有关。
另外,在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细颗粒物污染每年造成320多万人过早死亡以及影响超过7600万人的健康。
半个多世纪前,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惨案,比如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尚未远去,而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一不将空气污染问题推到风口浪尖,那么什么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呢?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或许可以从最近印尼烧芭事件中看出端倪。该地区传统落后的刀耕火种方式,薄弱残缺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极低层次的环保参与行动,使当地烧芭行为屡禁不止。地理位置与夏季风的影响,使空气污染殃及邻国,迫使马来西亚约300多所学校停课,新加坡空气污染指数创16年来最高纪录。
更具普遍性和危害性的是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在各国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比如1948年多诺拉事件,由于工厂排放大量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及金属微粒,严重污染大气,造成多人死伤。
另外,汽车尾气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幕后黑手之一。1943年、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3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因汽油燃烧造成的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数百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丧生。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多达百种的化合物,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
长路漫漫,出路何在
欧美国家曾因空气污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痛定思痛后大力开展治理,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不管是在狄更斯的小说中,还是在莫奈的油画中,都可以看到烟雾缭绕,倍受污染的伦敦,但1952年烟雾事件后,英国政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反思治理,不仅陆续出台相关法案,而且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治理污染,效果显著。
为治理恶臭熏天,酸雨频繁的鲁尔工业区,德国推行100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一方面通过立法限制颗粒物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安装过滤器等技术手段减少排放。法国则通过应急方案与长期措施双管齐下防治污染。
因此,有专家指出,这些国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解决空气污染值得借鉴的思路。在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发展与环保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当年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应积极借鉴其成功经验,发展与防治并举。
相关资讯:
- 广州遭暴雨袭击 道路水深及膝交通瘫痪(图)
- 张海超成功换肺 曾开胸验肺证明自己患“尘肺”(图)
- 发改委称6亿中国人受雾霾影响
- 到海上看草原 青岛沿海今年最大浒苔群凶猛来袭(组图)
- 北京雾霾后迎晴空好天气 “北京蓝天”成热词(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