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学校被指成摧残基地 资质乱团队乱手段乱(图)
阅读:589 次
2014-06-22 09:16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综合报道

  戒网瘾学校怎成"摧残基地"?——聚焦戒网瘾学校培训致人死亡事件

  身披“励志”“矫正”外衣、机构资质参差不齐、收费高昂动辄数万、体罚殴打致人死亡……如此乱象在全国数百家网瘾治疗机构中屡屡闪现,本应是帮助青少年的戒网行为缘何成了另一种伤害?

  一方面是网民数量提升,不当使用网络的青少年激增,“戒网”需求巨大;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各类机构在标准欠缺、缺乏监管的环境下快速填补市场空白,乱象丛生。业内人士指出,必须尽快设立网瘾治疗标准,对戒治机构严格筛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体罚殴打:戒网瘾需如此“脱胎换骨”?

  强制让学生“前倒”“后倒”,体无完肤;长时间被关在狭小空间出入不得,禁闭心灵;动辄下蹲数百次跑步上百圈挑战体能极限,魔鬼训练;稍不顺从就被威胁谩骂拳打脚踢,浑身伤痕……戒网瘾学校中的类似场景不断被媒体披露。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入其中,期待得到“脱胎换骨”的蜕变。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类似伤害事故屡屡发生。今年五月份,一名女孩在河南郑州戒网瘾学校内被体罚导致颅脑损伤死亡;2009年,广西“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教官对一名网瘾少年进行殴打体罚,导致其死亡;2007年,一名男孩因受不了重庆大东方行走学校的体罚而跳楼……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一边是伤害案频发,一边是各式各样的网瘾治疗机构不断设立。在网络上简单搜索“网瘾”一词,形形色色的推广链接让人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三百余家类似机构,“素质教育”“意志力训练”成为许多机构网站上最常见的字眼,宣称教学手段科学合理,能帮助“问题”少年重获新生。

  而这些机构的教学手段也颇为相似:统一整齐的着装队列、令行禁止的管理方式、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是主要特征。一位曾在戒网瘾学校执教的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这样可以让学员产生巨大的疲劳感,同时令其畏惧,以达到“服管”的目的。而教官则大都来自于退伍军人,因为他们“非常严格”。

  正是看似正规的教学机构和手段,却催生出各种乱象。有专家指出,一些教学人员对“问题”少年存有偏见,认为殴打、体罚、谩骂等不当教学行为才能达到“管教目的”,不仅没起到“戒瘾”功效,反而导致严重伤害。

  收费高昂、资质存疑 戒网学校变身“贵族学校”

  与不断曝出的网瘾治疗乱象对应的是,网瘾戒治市场的庞大规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不当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人群也呈递增趋势。在“网瘾”成为不少家庭噩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希望寄托于这些机构。

  然而,“戒网”的收费令人咋舌。“半年两万五,包括封闭教学期间的住宿、饮食、服装等费用,我们的收费还是比较实惠的。”广西南宁“东方励志学校”学校工作人员表示。

  与之相比,近期河南郑州导致一名女生死亡的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收费要高出不少,每月5500元,一般培训期为半年,共计33000元,且不保证开具发票。记者随机咨询了几家戒网瘾学校,一年数万元的学费“稀松平常”,有些还需另交数额不等的杂项费用。

  除了费用高昂,无资质教学、办学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郑州搏强学校里导致学生死亡的3名教官并没有教师资格证。导致一名网瘾少年死亡的“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也并没有在有关部门登记,属于非法经营。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挂靠于医院、学校等专业场所,看似名头响亮,实则身份模糊。一家戒网学校网站上,“国家‘十二五’异常青少年教育研究基地”“问题学生转变国家重点单位”的名号赫然在列,当记者与工作人员核实这些名头的由来时,对方却反复强调学校的网瘾转化率达85%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合格的网瘾治疗人员不仅要具备心理医师的相关资格认证,还要具备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沟通化解其不当使用网络行为的能力。然而记者发现,不少机构对于从业人员资质含糊其辞,“能够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是最常听到的回答。

  “戒网”机构亟须“紧箍咒” 整治市场还需重拳出击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青少年深陷网络,网瘾戒治需求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相关医学法规与标准缺失,其中的空白只能由各种治疗机构、“励志”学校补位,乱象丛生也就不足为奇。

  乱象背后,是许多家长“病急乱投医”的无奈。在我国,网瘾鉴定、治疗流程、收费金额没有统一标准,一定程度上成为治疗单位一哄而上、抢夺市场的诱因。专家认为,类似事件的处理不能止步于查处涉事人员,关停违规学校,混乱的“戒网”市场亟须进行有效规范整肃,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与高额的收费相比,这些机构办学成本低廉,租个场地找几个老师就能“拉起一支队伍”。监管部门应当提高办学门槛,出台对开展网瘾戒除工作的原则性指导意见,严格审核专业学校、专职教师资质。

  “无法当做疾病进行医治,只能求助于‘戒网瘾’学校,一段时间后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强,一点办法没有。”吉林省长春市一位家长说。而在不少家长看来,针对这些“问题”孩子的体罚与打骂“合情合理”,而这也成为用暴力为孩子“纠偏”的重要原因。

  “既要纠正家长的错误认识,还要对类似机构进行有效规范,同时还应当在医学方面制定所谓‘网瘾’的鉴定治疗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而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网瘾治疗机构进行大范围普查,及时关停违规办学、违法办学单位,为“治本”赢得时间。(记者 段续、李放、杨绍功)

  河南19岁女孩玲玲近日在郑州一家培训学校戒网瘾,在被教官“加训”两个小时之后死亡,另一名14岁女孩也因加训受伤。此事再度引起人们对戒网瘾机构的高度关注,而诸如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止一次发生,在媒体报道的多例类似案件中,戒网瘾机构9成涉及体罚,导致多名学生死亡。为何屡屡发生惨案?哪些机构、哪些人员在从事网瘾治疗?政府部门如何监控此类机构?北青报记者通过对本市多家网瘾戒除机构调查发现,这一市场正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在没有任何资质标准审核的前提下,网瘾正在被“乱治”。

  探访 军训、心理课、弟子规;网瘾戒除方式五花八门

  通州一个临近河北的村里,一群孩子正在一个略显破旧的院落里军训,打着基础拳法,喊声震天。院落的大门铁链紧锁,孩子们见外人进来后,全体鞠躬行礼,整齐大喊“叔叔好!阿姨好!”老师说这是他们的礼仪规矩。在集训院落的旁边,两个小门锁着孩子们的宿舍小院,进到宿舍小院里,宿舍门从外面被锁死,这也是这里的规矩,几乎每进一个门都要开一次锁,小院里装着摄像头,围墙上全是玻璃碴。进到宿舍里,十余张床上整齐码着军被,几乎没有多余的储存物,简单利落,老师说学生们进来时有个规矩,全封闭管理,不能带进任何一件电子产品。

  立此规矩的是一家“北京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帮助有网瘾的问题孩子回归“正常”状态。老师介绍说,这些问题孩子多少都伴有同样的网瘾问题,而对他们戒除网瘾的帮助中,“军训”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之一,这也意味着军事化管理不可缺少。

  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没有规范的治疗规程,记者走访了多家戒除网瘾机构,发现各家机构采用戒网瘾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军训之外,心理辅导或治疗是各家机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如国奥心理医院,就是由专门的心理医生针对病情做心理治疗。

  除了军训和心理辅导两种基本手段之外,各家还有自己的特色培训内容,如国学课弟子规,还要分年级学数学、英语等科目。一家叫做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治疗网瘾机构,还推出了家长共同参与治疗,家长与学生共同“驻扎”基地,家长每天也安排“治疗”课程,包括团体心理课、家庭小组课等等。

  退伍军人、教师、医生;网瘾戒除什么人都能干

  在网瘾戒除机构中,“专业团队”的组成也颇混乱,有所谓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退伍军人、文化教师、出身各异的行政教师……但却鲜有医师。

  退伍军人是戒除网瘾机构人士中最常见的一类群体。北青报记者参观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时,负责老师介绍了几位“经历传奇”的退伍军人,他们多来自外省市,曾参与汶川大地震救援和乌鲁木齐7·5事件的维稳任务,现今他们每天给这些网瘾孩子做专业培训。一位24岁看上去很和气的年轻教官说,他的威慑力很大,只要站那儿,所有孩子都不敢不听话。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自我标榜是网瘾的专业治疗机构,但是就在这样的专业治疗机构里,40人的团队中仅有3名临床医师,其他人员均为心理咨询师和退伍军人。为何不多聘专业的医务人员?负责人陶然说几位临床医师足够了,他们有处方权,对症开药,而治疗的关键是心理辅导,在他的团队里,部分军官和行政人员也必须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但更多的打着戒网瘾机构牌子的团队,没有任何医护人员,也未与任何医院合作,如果在培训过程中偶尔也会有一些病理性问题发作,或在情绪难以自控的情况下身体受伤,对于这些情况的处理,机构负责人表示他们会送到附近的医院,机构也会帮助孩子服药。

  网瘾学生与教官关系紧张 体罚很难避免

  不规范的治疗方式,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潜在的暴力,有媒体梳理了近年来报道的全国12例治疗网瘾机构出现的案件,超过9成涉事机构存在体罚学生情况。

  一家戒网瘾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接受的网瘾孩子都是由父母送来的,“没有孩子是自己愿意的,有些孩子是父母用善意谎言骗来的,有些孩子是我们配合父母带进来的。”

  北青报记者通过对多个戒网瘾机构的观察,在封闭的管理过程中,体罚确实容易发生,且不易被监察。多数机构的管理制度是,孩子必须完全脱离父母,父母只能通过电话来向老师确认孩子的情况。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的负责老师表示,在刚开始的两个月内,学生与老师确实处于较高的对抗状态,在学生十分不听话的情况下,教官只能通过“加训”的方式来驯服。

  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为了避免“体罚”质疑,让家长全程陪同孩子治疗,他们表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教官偶尔也会与学生有些肢体上的冲突,“我们有个规定是,学生打教官,若教官不还手,我给教官1000元的奖励”,负责人陶然表示。

  调查;什么算网瘾症?目前尚无定论

  哪些条件可以被认定有网瘾?哪些孩子需要接受网瘾的专业治疗?在繁杂无序的市场中,这一标准完全缺失。

  2013年,文化部、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中也明确提出,“目前我国尚无符合国情的网瘾诊断测评量表的现状,要调动研究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各方的力量,研制本土化的网瘾诊断测评系统”。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管理人员见到北青报记者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出几页A4纸打印出来的网瘾诊断的9大标准,他说这一标准虽是他制定的,但已经被美国精神病协会采纳。

  对于“9大诊断标准”,其他戒网瘾的培训机构却并不理会,按照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的说法是,“谁说网瘾是种病,我们接受有网瘾的孩子,但不接受有病理的孩子”,既然不接受“病人”,也意味着不需要任何诊断标准。

  被送进来的孩子到底怎样算是患上“网瘾”,更多的是靠家长和戒网瘾机构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记者采访到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河北家庭,母亲说她已经带着孩子在北京求医四年了,他们家孩子的症状是严重嗜睡,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是只要一上网就不再有嗜睡问题。为此,她带着孩子看了北京五六家三甲医院,检查过大脑,都显示正常,有医院认定孩子有“发作性睡病”,但没法治疗,最后只好找了家戒网瘾机构试一试。

  谁在戒网瘾?没有行业标准

  国家卫计委昨日向北青报明确表示,他们从未批准过任何一家专门治网瘾的医疗机构。

  没有专业的网瘾医疗机构,那什么机构在治网瘾?北青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网瘾戒除的机构鱼龙混杂,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大致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第一大类别是心理专科医院,北京国奥心理医院就属于这一类,该心理医院业务范围包括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该医院表示配有专门的心理医生,以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除了心理医院,部分大型医院的心理科或儿科也可治网瘾患者。

  第二大类别则是商业机构或民营组织,这一类别的机构名目繁多,属性五花八门。北京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就是这一类别的代表之一,该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属性就是一家商业培训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过,与“学校”和“医疗机构”完全不沾边。网上可以查到,命名为“咨询中心”的戒网瘾培训机构,北京还有好几家,个别咨询中心在工商局网站上甚至查不到注册信息,网站上挂出的资质属性和河南“训死”女孩的戒网瘾搏强学校一样,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接触过众多网瘾患者的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崔永华,多年来也察觉到现状的混乱,“针对网络成瘾的治疗,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资质审核。但是,社会上对网瘾治疗的需求很大,导致市场混乱,大多由非医疗机构做网瘾治疗工作。”

  各家的收费标准 都一致地高昂

  虽然机构资质条件五花八门,但是各家的收费标准却都一致地高昂。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的收费半年为2万余元,多数学生的培训时间维持在3至6个月,是否已恢复正常、可以结束培训的标准则由该机构的“专业团队”自己鉴定,有心理、行为等各项指标。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费用则更为高昂,一个月9000余元,该费用包含一个家庭在基地的治疗,负责人表示基本上孩子都需要半年才能治愈。

  戒网瘾机构一天课程安排

  早晨06:20-08:00

  起床、叠被子、晨练、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吃早餐

  早读

  08:00-08:30

  弟子规

  08:30-10:30

  团体心理活动

  网游与论语课

  阅读与写作

  10:30-12:00

  健康与卫生

  国学大课

  心理课

  艺术百科大课

  清洗衣被子

  12:00-15:00

  午餐、午休、整理内务、打扫卫生

  15:00-17:35

  军事技能

  舞狮队训练

  家庭小组活动

  生活体验军事技能

  体育课

  17:35-19:00

  体育活动、晚餐、洗澡、洗衣服

  19:00-19:30

  新闻联播

  19:30-21:00

  军歌练习

  全球新闻

  舞狮队练习、阅读与日记

  世界精品音乐鉴赏

  礼仪公德

  世界优秀电影欣赏

  综艺活动与歌舞训练

  文 林艳  王斌(除署名外) 摄影 陈柏

  案例 十余万依旧治不好孩子

  带孩子接受了十个月网瘾治疗的吉妈妈,听说河南戒网瘾学校死了孩子这一事件后,她说幸亏自己没把孩子送去外地这些学校,她陪着孩子在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进出了三次,前两次治疗都以失败告终,至今已花了十万多块治疗费用,这一次,孩子爸爸终于也答应了一起来接受治疗。

  他们家儿子6年级开始患上网瘾,可以连续多天在外上网不回家,去年决定接受治疗,治疗三个月左右,由于新学期开学,在机构未确诊“治愈”的情况下,带孩子回了家,一回家网瘾立即复发。隔了不到十天,爸妈又立即把孩子送进戒网瘾机构,这次的疗程长达半年左右,医院也确诊痊愈,但是出院后却严重反弹,“第二次出去后,更加严重了,抽烟、打架,原来没有的情况都出现了,情绪控制能力更差了。”

  吉妈妈说,虽然两次都未见成效,但仍然要找地方戒网瘾,因为没有其他选择,“现在治疗的地方比较放心,我也去看过通州的那个教育中心,有些机构不让家长陪同,更不放心。”

  与吉妈妈家有同样状况的家庭不在少数,50多位家长怀抱着希望集体驻扎在戒网瘾机构里,每个月9000多元的昂贵开销,有穷苦家庭借债十万,只希望能换回正常的孩子。

  官方说法 戒网瘾机构打“咨询”擦边球

  曾经流行的“电击治疗网瘾”在2009年被当时的卫生部叫停。而目前有没有医疗机构获批可以专门治疗网瘾?昨天,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目前仍未批准任何一家医疗机构专门治疗网瘾,现在也没有明确地将网瘾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北京工商部门昨天向北青报记者表示,企业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中并没有“网瘾治疗”这个经营项目。在工商注册登记时,只要登记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注册登记规定,手续齐全,工商部门都会予以注册登记。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网瘾治疗机构注册公司时的经营范围只提到了咨询等内容,但实际却在进行治疗网瘾的经营,工商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对于北青报记者的这个问题,工商部门表示,工商部门可以对企业不符合经营范围的行为进行监管,如,企业注册的是咨询公司,但是却打着“网瘾治疗”的旗号,工商部门查实后可以按照虚假宣传或者超范围经营对其进行查处。查处的依据则主要是其用了“治疗”的宣传,如果其只是对“网瘾”开展单纯的咨询业务,符合经营范围,工商部门则无权查处。

  一位一线执法的工商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于什么是“网瘾”国家和社会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而且,一些咨询或培训机构在为家长出具发票时,也不会写上“网瘾治疗费”这种项目,多是以咨询费、培训费出现,为工商部门掌握证据带来了困难。 文:王薇 董鑫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