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团队:相信不久会找到证明暗物质存在依据
阅读:736 次
2013-04-08 19:31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4月8日电 (记者 杨薇)参与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组的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何振辉8日表示,该实验组近日收获了重要实验结果,让人类对暗物质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未来几年内,丁肇中教授及AMS团队极有可能找到证明暗物质存在的重要依据。

  于2011年安装在国际空间站,迄今为止最强大、最灵敏的空间粒子谱仪——阿尔法磁谱仪经过一年半运作,已观测超300亿个宇宙射线,其能量高达数兆(1012)电子伏特的能谱后,于本月5日诞生首个物理结果,他们发现了超过40万个高能量反物质粒子。该电子的出现与暗物质粒子相碰撞会相互破坏并产生正电子的理论相吻合。

  此项研究于5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作者中包含18名中山大学参加AMS项目的师生。

  据何振辉介绍,AMS所探测到的数据说明,在高能端比标准模型中多出的那部分正电子从理论上有两种可能的来源,即暗物质来源和脉冲星来源。他认为,这两个理论预言在论文公开的能量段内看不出差异,但在更高的能量段就有不同。因此,在AMS获得更多的高能端数据后,就可以辨别哪个理论的预言是对的。

  论文中特别提到,由中山大学负责研发的热控系统为探测器的精密工作提供了保障。

  据介绍,AMS项目吸引了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其中,中山大学参与该项目的关键技术部分,并在世上首次研制出AMS上最主要的散热装置——径迹探测器热控系统,用于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保持轨迹探测器需要温度分布均匀、稳定的热环境。

  丁肇中在第一个研究成果出炉后给学校写了封贺信,表扬了中山大学团队在其中的贡献,并表示该系统一直在非常精确和稳定地运行,这是太空中第一个使用这种技术的系统。此热控系统将对未来空间探索、特别是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暗物质是广泛存在于宇宙中的人类无法用一般仪器探测到的物质,目前人们只能通过引力作用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因此,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能量的物理本质、探索宇宙起源及演化的奥秘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天文学和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