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金报
莎士比亚画像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不仅曾经逃税,而且趁饥荒囤粮并高价倒卖,1613年退休时成为家乡最大的财主。
冷酷商人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的学者们认为,如果不研究莎士比亚的发家史,就无法真正理解他的作品。
学者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莎士比亚囤积谷物的经历遭到历史篡改,才有了‘创作天才’莎翁的形象。”这份报告定于5月提交给在威尔士举办的海伊文学节。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研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文学的学者杰恩·阿彻说,学者和批评家故意忽略莎士比亚发家史,因为可能“无法宽恕创作天才同样受私利驱使的想法”。
阿彻与同事们梳理了历史档案,发现莎士比亚作为谷物商人和地主的诸多细节。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一些所作所为有悖法律。
报告写道,莎士比亚在15年间“购买和储存谷物、麦芽和大麦,然后以溢价倒卖给邻居和当地商人”。另外,莎士比亚对那些不能付全款的买家追债,利用所得利润继续“借钱活动”。
莎士比亚曾因逃税遭当局追查,1598年因在粮食短缺期间囤积谷物遭起诉。
戏剧新解
莎士比亚曾遭起诉的事情并非无人知晓。不过,现代读者和学者往往接触不到这段现实。
莎士比亚生活和写作的年代是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早期,俗称“小冰河时代”。那时,寒冷天气和大雨时常破坏庄稼,造成粮食短缺。
阿彻说,对于历史上许多作家而言,饥饿既是心头大患,也能激发他们创作许多作品。
她说,莎士比亚时期的粮食短缺为理解他的戏剧提供了新思路,包括《科利奥兰纳斯》。这部剧以遭受饥荒的古罗马为背景,剧中的反抗可被视作1607年英国农民起义的镜像。
另外,饥荒同样为《李尔王》增添了信息。这部剧讲述一名君王在三个女儿之间分配土地不公,从而引发战争。阿彻认为,《李尔王》描写了土地分配同样会影响粮食分配。
不必苛责
英国媒体3月31日援引阿彻的话报道,作为才华横溢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还有另外一面,“竭尽所能避税、牺牲其他人的利益最大化利润、剥削弱势群体”,与此同时,他“写出表现他们困境的戏剧供他们娱乐”。
阿彻认为,莎士比亚是名冷酷商人的想法,可能与他浪漫敏感的形象不符,但读者对他不必苛责。毕竟,囤粮可以确保他的家人和邻居不会在灾年挨饿。
她说,莎士比亚是一名饥荒中的男子,这使他更加人性化,更加易于理解以及更加复杂。
她说,莎士比亚1616年去世后,家乡教堂为他竖起葬礼纪念碑,上面的莎士比亚手持一袋谷物。到18世纪,他的这一形象被手持软垫和羽毛笔的莎士比亚取代。
相关资讯:
- 美国首位“换脸男”迎娶烧伤女为妻(图)
- 清明将至 北京市民拜祭三皇五帝(组图)
- 17岁少年天价卖手机软件 雅虎出价3000万美元
- 受普京大赞后 沈绣的春天要来了(图)
- 英国街头创意慢跑 绚烂光影五彩梦幻(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