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罗姆尼将迎投票日决战 多项考验搅动选情(视频)
阅读:614 次
2012-11-05 01:32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视频:美大选展开最后100小时对决 飓风刮冷罗姆尼热  来源:辽宁卫视

  中新网11月5日电 11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将迎来投票日“终极大考”。 综观过去10个月的激烈备战,两位候选使出浑身解数拉票,在电视辩论中唇枪舌剑,更需要接受美国外交安全、飓风“桑迪”袭击等现实考验。他们的应对与表现,不仅牵动选情起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民的最终抉择。 

  各州票箱考验: 慷慨“烧钱”选民不领情

  分析指出,今年的美国大选与2008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选情胶着,两位候选人支持率近几个月来难分伯仲,罕有明显“占上风”的时刻。由此,分别身为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与罗姆尼不仅需要稳固两党各自的传统票仓,还必须围绕九个选民意向难定的“摇摆州”展开争夺。

  目前,奥巴马在艾奥瓦、威斯康星和新罕布什尔这三个“摇摆州”的支持率领先于罗姆尼。如投票日罗姆尼不能赢得上述三州的选举人票,他就必须在一级战区俄亥俄州领先,才有机会问鼎白宫。但根据10月底的民调,奥巴马在俄亥俄州以50%比45%领先罗姆尼5个百分点。此外,奥巴马竞选团队公布的日程显示,11月3日至5日,奥巴马将持续造访俄亥俄州。这将是他最终阶段的拉票行程,力求在投票前最后一博拿下关键州。这无疑给罗姆尼带来一定的压力,甚至让他的竞选团队改变策略,在原本被视为民主党票仓的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和明尼苏达州,加大广告投入。

  与四年前一样,奥巴马三大重要选民票仓仍是女性、年轻人、拉美裔;而对罗姆尼来说,男性、白人、婴儿潮一代是其主要支持群体。面对投票箱的现实考验,数月来,两位候选人及其竞选团队挖空心思拉拢选民,大把砸钱抹黑对方。

  根据测算,今年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的总花费目前已攀升至近60亿美元,其中两名候选人加起来花费20亿美元,与前届选举相比再创新高。有分析称,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总统大选就是一场比拼金钱的游戏。但是,如此“慷慨烧钱”,选民是否领情?一项民调显示,75%的美国民众认为候选人为竞选投入的钱太多,76%的人认为政治捐款让富人对政府决策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毕竟,经济就业形势与民众利益,才是选民关心所在。

  外交安全考验:驻利大使遇袭死亡引发攻讦战

  外交政策是罗姆尼一贯的软肋,他除缺乏实际经验外,也因一味强硬而失言,屡遭外界诟病。反观奥巴马,决定让美国退出伊拉克战争、坐镇指挥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都为他的“成绩单”增添了一抹亮色。但今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袭、美国大使死亡一事,使罗姆尼抓住了奥巴马的“马脚”,也让共和党趁势展开攻讦。

  罗姆尼猛批奥巴马中东政策失败,认为奥巴马的“软弱”无益于维护国家利益,而自己才是捍卫美国价值观的“斗士”。

  其间消息称,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事先收到关于加强班加西领事馆安保措施的申请,但没有批准。美国副总统拜登10月11日与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瑞安举行辩论时就此表示,奥巴马和自己对以上申请并不知情。罗姆尼阵营和共和党随即指责白宫方面推卸责任。

  为紧急“灭火”,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0月15日宣布就此事承担责任。希拉里坚称,奥巴马和拜登与班加西领馆的安保决策没有关联。分析认为,希拉里在总统候选人第二场辩论前揽责,意在撇清白宫的主要责任,有助于奥巴马回击罗姆尼的发难。

  奥巴马也确实在辩论中回应罗姆尼称,美国在打击“基地”组织方面已收到成效,并将保证美国安全。领馆遭袭事件发生后,美国也调派美军特种作战部队进驻北非,围剿“基地”组织及其分支。他还指责罗姆尼行事鲁莽,似乎喜欢“先开枪再瞄准”。

  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总统竞选人的外交政策日益受到重视,反恐、国家安全等议题成为很多“中间派”选民投票时的考虑因素。目前来看,奥巴马在这一方面略微领先。

  电视辩论考验:“一波三折”后选情仍胶着

  本次美国大选三场总统候选人辩论的主题特色鲜明,第一场是美国经济,第二场围绕美国内政,第三场是外交问题。

  美国大选的特色之一,就是总统候选人需要面对电视前的千万民众,以“巧舌如簧”之姿阐释自己的政见,说服选民,以及抨击、压制对手,力求让对手“哑口无言”。然而,被认为是“演说明星”的奥巴马在10月对阵罗姆尼的首场辩论中,意外表现不佳,让当天发挥稳定的罗姆尼抓住了表现机会,支持率一度上扬。

  在第一回合交锋中受挫的奥巴马在第二辩时转变策略,言辞犀利,直逼对手。从10月16日辩论的全程表现看,奥巴马整体状态明显改善。但在关键的经济问题上,他未能获得多数支持,反而是罗姆尼领先多达18个百分点。这样一来,第二场辩论也未能决出大赢家。

  10月22日就外交问题的第三场辩论,奥巴马显得胸有成竹。在辩论中,他抨击罗姆尼在外交政策上“五花八门”,指责罗姆尼企图通过改变立场来“粉饰历史”。缺乏外交实战经验的罗姆尼则对一些问题避而不谈,并在一些问事务上表示同意奥巴马的观点。

  辩论总体来说一波三折,在第三场辩论中,奥巴马以微弱优势压制对手。但辩论对民调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目前,选情仍呈胶着状态。

  11月2日,奥巴马与罗姆尼同时发表同名文章“我对美国的愿景”,描绘各自的“新美国蓝图”,引发关注。

  奥巴马在文章中总结了他的四年政绩,其愿景的核心内容是,承诺“会以公平的原则让美国变得更加公平”。他同时也强调,美国已经从经济衰退和对外战事中摆脱出来。

  罗姆尼也回顾了自己的竞选之路,他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他“会给美国带来真正的改变和真正的选择”,他将可以令美国经济复苏加速。

  分析称,在大选投票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这两篇文章被视为是对上月辩论的“总结陈词”,也是两人所作的关键政治宣言,可以互相参照。

  飓风来袭考验:奥巴马应对及时 或成助力“东风”

  在投票日前最后一周搅动选情的,是凶猛来袭的飓风“桑迪”。这场飓风不仅让纽约城一片狼藉,逾百人遇难,总统选举这一美国四年一次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也被搅乱。奥巴马与罗姆不得不重新安排竞选日程,各自展现应对策略。

  奥巴马应对及时的表现,为他带来了政治“红利”。10月31日,他在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的陪同下视察灾区,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而能得到克里斯蒂这位共和党重磅人物毫无保留的盛赞,则是出乎意外。

  克里斯蒂是罗姆尼助选干将之一,也一直是奥巴马最猛烈的批评者之一,当他对着媒体镜头称赞奥巴马指挥救灾工作“相当出色”之时,加分效果无疑更加明显。

  此外,此次飓风重灾区纽约市的市长布隆伯格也在11月1日明确表态支持奥巴马。这位全美有名的“独立派”的表态之突然,令人难以相信他正是前一天婉拒奥巴马视察纽约灾情要求的那位市长。

  布隆伯格10月31日以“手头有很多事情要做”为理由,婉拒奥巴马视察纽约灾区。对灾情有切身体会的他在网上发表观点说,这场飓风给下周二的总统大选带来了鲜明对比。他称赞奥巴马过去四年里在环境问题上采取了重要措施,而罗姆尼在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期间曾有过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历史,现在却退却了。

  布隆伯格这番意外表态对奥巴马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分析称,作为中间派中最有名的一位,此次布隆伯格为奥巴马“背书”可能会影响部分独立选民。

  与奥巴马相比,罗姆尼这次表现逊色。虽然罗姆尼搭乘竞选专机抢先赴灾区造势,试图塑造亲民形象,但批评者认为,除了在活动现场摆满食品、饮用水等,罗姆尼应该慰问民众,捐出大笔资金,而不是“赈灾为虚、竞选为实”。更糟糕的是,原本最有力的盟友在这一关键时刻,也开始夸奖对方。

  分析认为,由于飓风来袭距投票日不远,多数选民此时已拿定主意,奥巴马的表现或许会赢得少数独立选民,但飓风造成的破坏也可能使原本支持他的部分底层选民放弃投票。这场飓风究竟是不是奥巴马的助选“东风”,还需看明日投票“终极大考”。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