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回国任教:靠“认证”还是靠“推荐信”
阅读:1280 次
2012-08-31 07:32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文汇报

  即将到来的9月,不仅是新生开学季,也是一些年轻学者走上大学讲台的“开工季”。

  眼下,国际化成为诸多大学的办学方向,新进教师的海归比例也逐年攀升。在一些沪上名校,“海外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几乎已经成为获得教职的“敲门砖”。

  你可能不知道,与新生只需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注册报到不同,这些持“洋学位”上岗的新教员,花在注册上的时间用漫长来形容一点不夸张:最少三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这些时间,主要被用来“走程序”,认证其学历学位的真实性。

  有人说,这也算“中国特色”。放眼海外大学师资招募,要求教员自证“学位来历清白”,似乎从不在制度设计之内。 

  近来,随着新一批教员上岗,学界也有议论:如此“严防死守”看似稳妥,其实只能辨其“底色”,而非“成色”——“假海归”固然通不过国家级认证,但“真海归”是否有真能耐,现有的招募制度和评审体系中,有一环还没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是推荐信……

  严防死守的“学位认证”

  Tim回忆,虽然目前任教心仪的大学,但入职时签合同的经历让他十分不快。他的海归同事里,有人在当“临时教师”一整年后,才拿到了教师资格证;还有的同事被告知,其学位证书钢印不清楚,希望学院核查……

  6月初从美国归来,7月中旬签聘任协议,8月不到就开始备课。孙晓东的最近三个月,忙得像打仗。因为9月中旬,他就要正式走上沪上一所名牌大学的讲台。

  由于他所就职的学院师资吃紧,给本科生上一门双语课、给国际学生开一门专业课的“重任”,都落到了他头上。孙晓东感觉“压力山大”。

  但眼下,最心急火燎的事情还不是备课,而是网上注册。回国之前,孙晓东已从一些海归集聚的网上论坛获知,认证学位,兹事体大。如有拖延,包括职称评定等在内的一系列聘任协议中的“权利”和“福利”,就无法落地。

  “走程序”认证,一环扣一环。按照相关规定,在登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系统之前,孙晓东必须先获取另一份重要的文件材料,即《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这同样需要先在网上注册申请,然后再把包括签证、留学期间各阶段的学习证明、学位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都寄去中国驻美国当地的使馆注册。

  “两个证明办好,至少三个月,甚至更久。”除了耗时间耗精力,还有一笔可观的认证费用支出。按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标价,每公证一个学历学位,收费360元人民币。孙晓东硕士赴美,两个学位的认证费用就是720元。而另一份旨在证明自己是“海归”的证明,费用以美金结算。

  “这钱这时间,花得都有点冤啊。”和很多前期归国任教的海归一样,孙晓东心里嘀咕着。

  孙晓东也曾在美国的大学觅过职,对那里的师资招募流程做过详细研究。比起我国大学设置学历认证门槛、相信“物证”,美国高校在师资招募时其实更倾向于“人证”。“我的学位学历到底是真是假,打一个电话到我所读的学校去问问就是了。”

  早在2009年就回国的Tim,如今在沪上另一所名校任教。谈到资格认证,Tim更哭笑不得。

  2010年3月,Tim第一次在上海的大学里给学生们上课。他清楚地记得,上课的开场白里有这么一句:“我现在还是一名临时教师,大家就把我看成是美国大街上来的一个人吧……”

  因为当时的Tim缺一纸重要证书——教师资格证。按照我国大学的人事管理规定,教师都必须持证上岗。

  可事实上,作为引进人才,Tim在回国之前,就已经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终身制副教授,任教时间超过7年。无论是上课还是科研,都算被美方检验“过关”。

  “现在海归太多,泥沙俱下,学位审查也有必要性。但很多所谓的程序让人感觉留于形式,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在我们这里得不到足够重视。”

  比起繁琐的认证流程和必要的上岗证书,孙晓东和Tim不约而同地认为,鉴别海外引进人才的“成色”,评定一位海归是空有文凭,还是“学富五车”,获得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比学位认证更重要的,应该是看推荐信。

  可惜,直到目前,我国的大学在招募海归人员时,对于附加在他们材料中的推荐信,还没好好研读。

  严肃而神秘的“推荐信”

  别以为洋教授只会称赞人,在为自己的学生撰写推荐信时,他们常能表现出一个大学教授的学术客观和冷静。有时,他们甚至会说“坏话”,给学生找工作“帮倒忙”……

  有件小事,孙晓东记忆犹新。为了回国时能找份好工作,他请了自己在耶鲁大学访学期间认识的一位导师为他写推荐信。因为他们合作了一个项目,前后时间有2年之久。孙晓东认为,这位导师是写推荐信的合适人选,且她在学界是一位权威,有足够的知名度。

  离开耶鲁前,他和导师告别。“我走进导师办公室,碰巧看到她在为我写推荐信。看到我,她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电脑关上……”

  孙晓东说,他理解这一举动。

  在美国,教授为学生写推荐信不仅是例行公事、职责所在,也同时是展现自己学术诚信的行为。“学生对老师再尊敬、再有礼貌,甚至做再多的项目,老师也不会在评价上放水。比起中国盛行熟人社会,讲究面子和人情,美国更像是一个陌生人社会,那些教授不会觉得欠你什么。”

  在耶鲁时,孙晓东也听说一些国内留学生为了方便今后找工作,常请“大牛”写推荐。但是留美久了,他也知道其中的“利害”。

  “有些教授确实很有名,但如果他和你不熟,推荐信里用的措辞就会很含糊,甚至直接说你的一些学术情况他不了解。这样的推荐信看似是大牛写的,其实对你找工作一点好处都没有。”

  在美国学术的共同体里,自律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一位教授如果在为学生写推荐信时尽说好话,事后被证明夸大,那么受损的将是他的学术诚信。而混迹学术圈,诚信存疑,将是一种灭顶灾难。这也是推荐信在美国被认为是比“敲图章的认证”更可靠的深层次原因。

  孙晓东后来得知,耶鲁的导师为他写的推荐信长达4页A4纸,算是“超长”的。至于这份推荐信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孙晓东至今都无法知晓。因为导师直接把推荐信发给了他在美国应聘的学校。后来,孙晓东到上海应聘,这封邮件又被直接寄到沪上高校院系主要负责人的手中。

  推荐信,英文书写为Reference。孙晓东说,和中文字面表达的“推荐”含义不同,在美国学术共同体中,Reference也暗含着回访之意,即雇佣方在看到应聘者材料时,完全可以根据Reference的撰写者提供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回访,打听更多关于应聘者具体的学术表现情况。

  而在国内大学,这件简单的事情之所以没能做成,原因之一是人事部门没有固定的岗位。也有学校反映,目前的海归来自世界各地,除了英语国家,要和日韩德法等国的大学确认应聘者的材料真实性,客观上有一定工作难度。

   不管用的“大牛”推荐

  在美任教时,Tim曾亲眼见识过美式招聘的“不近人情”:有一次,一位持有剑桥博士学位的学者来应聘。此前,很多教员都听说此人来头不小,获得了校长推荐,也被院长认为是“急需的人才”。但在全员投票环节,这位学者却最终未能胜出。

  在美国本土,形形色色的大学逾三千所,应聘美国大学教职的人员来自世界各地。面对如此“鱼龙混杂”的局面,美方自有一套成熟的师资遴选规则。在美任教多年,Tim深知,这套制度看上去松散,从不要求任何应聘者自证学术清白,但实际上,“过来人”都知道,大学招人简直“苛刻得要死”。

  Tim在应聘美国大学前,光面试就经历了三轮。他记得,第一轮主要是回答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的提问,针对自己的博士论文和发文情况做出答辩;第二轮,他的面试官是“学生”,他被要求给学生们讲一堂课;而到了第三轮,学院突然通知他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那次会上,他被要求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做一次报告。针对他的表现,当场做全员投票,得票超过三分之二才能被聘用。 

  “我常想,如果国内也实行推荐信制度,效果会怎么样?”但Tim没敢往下思考。“国内的大学,有一种人叫学术大牛,还有一种人叫行政大牛。事实上,他们都在行使着推荐权。”在他看来,尽管国内大学在人才引进上的把关越来越严,但“因人设岗”的情况仍然存在。

  “屯海归”引发的恶战

  无论是重点学科评审、申请大项目重点基金还是大学综合排名,“海外人才”正在成为一个和教授发文差不多的压力指标。

  从青年教师招募到高端人才引进,“海归”牵动着越来越多高校的神经。学界已有预言,未来的学术圈极有可能是“海归的天下”。与此同时,海归人才的引进,也正成为目前高校人事工作中最敏感的一环。

  从针对高层次高水平海归人才的“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以及后来实施的“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以及各省市地方针对海外人才引进而出台的各种配套政策,包括设立讲席教授、成立“人才特区”等等……记者在采访沪上多所高校后获知,高校“储备海归”的热潮,正转化为另一种人力资源灾难。

  上个月,入围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的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涉嫌简历造假,他将英语拼写同为“JUNLU”的耶鲁学者在国外知名杂志上的学术论文谎称为自己所发。目前,陆骏的“青年千人”资格被取消,北京化工大学也与他解除了劳动合同。

  结合这一丑闻,学术圈针对海归人才的遴选和引进,又掀起了一轮激烈讨论。

  除继续完善评审机制外,有人说,大学或许应该踩急刹车了——必须对“海归热”保持一种冷静和自省。

  “扪心自问,我们这么多大学、院系在进人时,是否存在为引进而引进,为了做表格、表政绩而引进的情况?!”一位任职名校、执掌理工院系的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他在招募海归时亲历的“怪象”。

  有一次,一个前来应聘的年轻海归被邀请做一次试讲。按照这个学院的传统,所有教员的入职门槛就是“会讲课”。如果他能被引进,在这学校,也只能从讲师干起。

  但是,这个水平尚未可知的年轻人才试讲完,身价几天间就暴涨了。“别的大学听说有这号人,提出要给副教授待遇;另一所外省市大学听闻两所大学在抢同一个人,干脆一下子提出要给正教授待遇……”

  “现在招海归,有时根本不是招千里马,而是在招一匹漂亮的马当摆设。”

  也有圈内人士反映,目前一些大学为吸引海归开出的“高价码”,让一些学术投机者有机可趁。以最近两起学术造假案为例。前厦门大学教授傅瑾不久前被揭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造假。而正是这个“洋学位”,让傅瑾跻身“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根据“闽江学者计划”规定,高校须为特聘教授提供配套的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陆骏入选的“青年千人计划”,奖励待遇也很可观。“中央财政给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年100万至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近34万人,留学人数增加5.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9.32%;然而,回国的留学人数也增加了5.13万人,增长38.08%。可以预见,随着出国人员连年增加,海归人才大量“回流”也是大势所趋。

  对如今的高校来说,引进海归无疑是扩充师资、实现办学国际化的一条捷径。如何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大浪淘沙”,国内高校在对引进人才的评审制度设计和操作层面上,仍有提升和规范的空间。

  (遵采访人意愿,文中孙晓东为化名。)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