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谈"北京青年":想告诉年轻人改变自己来得及(图)
阅读:735 次
2012-08-21 09:19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今晚报

赵宝刚谈“北京青年”:想告诉年轻人改变自己来得及

  由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北京青年》,正在天津卫视和优酷网同步热播。剧中不仅汇聚李晨、马苏、任重、张俪、贺刚、杜淳、姚笛、王丽坤、曾泳醍等一群人气正旺的青年演员,还提出“重走青春路”的话题。或许“重走青春路”的确太有吸引力,这部剧开播后吸引了大批观众。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3月,赵宝刚导演用整整130天的时间,带着《北京青年》剧组沿着北京-烟台-深圳-香港-丽江-天津的路线,完成了“青春重走一回”的生存体验。接受记者专访时,赵宝刚讲述了他创作《北京青年》想法的来龙去脉,以及他提出“重走青春路”这一想法的心路历程。

  改变自己还来得及

  记者:《北京青年》是您的《青春三部曲》的完结篇,前两部是《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以其各自的话题性,都在社会上掀起了讨论热潮,并形成了您的创作理念。

  赵宝刚:拍这几部片子产生的一系列理念,源于1998年拍《永不瞑目》时的一次经历。当时,我在西藏,有一天夜里睡不着,我便溜达到驻地后面的小山上。上去时是喘的,但当我躺在山上看见满天繁星,像是触手可及时,我突然变得冷静清醒,我特别迷恋于跟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我发现,在城市里,人老是随着生活惯性走,根本没有时间冷静下来思考。人在生活中,其实是应该给自己安排一些无聊的时间,不要陷在社会惯性里,成为欲望的奴隶。我今天拍的一系列题材,都跟那次经历有关。比如我提出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主题,比如“青春重走一回”的主题,都是在这种思考中得出来的社会结论,我觉得这些,是青年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记者:就《北京青年》而言,创作灵感何来?

  赵宝刚:《北京青年》的灵感,来自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旁矗立的一块墓碑,碑文上写道:“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这是一段有关改变与成长的箴言,由此生发开去,我想到,现在的教育造就出一批有文化无能力的人。因此,我产生了一种冲动,想告诉年轻人,改变自己还来得及。这就是《北京青年》的由来。

  对北京青年更熟悉

  记者:为什么选择北京青年,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青年?

  赵宝刚:首先我住在北京,对北京的年轻人比较熟悉。然后,北京这个地方的人,有种特殊的自娱自乐精神,他们学会在苦难中寻找快乐。北京人特能侃,就是那时形成的习惯。如今,这一代年轻人只有学历没有能力。表面上这代孩子都很不错,但是一遇到具体事就露馅了。我管这代孩子叫“畸形迷茫的一代”。这个主题从《奋斗》开始就渗透在剧情中。等他们开始觉得不对的时候,就会与家长有矛盾冲突。他想做的一件事,家长总是要阻挠。谈恋爱也是,我想和这个谈,他们想让我跟那个谈,这就是《我的青春谁做主》的主题。再往下就是《北京青年》,反思一下自己怎么样面对这个社会,新一代的青年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什么样的能力。《北京青年》是要提醒你认知自己,怎样使自我价值最大化。

  记者:现实中您碰到过具有这种理念的年轻人吗?

  赵宝刚:不仅有,而且就在我身边。我原来有个司机,是某医科大学六年制毕业生,应届毕业分配到武警总医院当放射科医生。结果他不去,却应聘来给我当司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一想这一生就与X光片打交道,怎么想这都不是我要的人生。我说,你这六年大学不是白上了吗?他说,我不白上,因为我有文化基础,缺乏的是社会的认知能力。我先不要固定在放射科里,把我的眼界开阔一些,看看我还能做些什么其他事情。来了我这里,他屡屡出错,我肯定要批评他。可是他说,连赵导的批评我都经受得住,未来在社会上还有什么批评是我经受不住的呢?我很欣赏他的意识。

  我的青春父母做主

  记者:您是借《北京青年》重走一回自己的青春路吗?

  赵宝刚:有点。如果让我回到青年,我肯定按《北京青年》里的写法走这条路。

  记者:那您的青春时代,由谁做主?

  赵宝刚:我那时候的理想就是远离父母,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读书、去闯荡,但是都没有实现,在父母的监控下,觉得特别受束缚。我喜欢文艺,可我妈非让我当工人。当时成都军区要我,这是我唯一一次考上专业团体,可家里就是不同意我去,我没有抗争。经过这一段后,我突然就把理想全部扔掉了。

  记者:您18岁时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赵宝刚:现在的年轻人过于拘束,或者说活得太要面子反而不洒脱。我16岁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18岁已经可以把12磅的大锤举起来抡100多下了。从16岁到28岁这12年中,我经历了无数的社会考验,锻炼了无数的社会能力。我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我今天可以做导演,并不是我文化水平多高,而是我具备能力,我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我对社会当中的种种人都有接触,我对社会有感悟,所以我才能当导演。但是我那时并不是为了一个理想而去奋斗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当导演。我1983年拍《四世同堂》后就成名了,调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人家说你不能当演员,只能干剧务、看仓库,我剧务一干就是6年。那会儿我没理想,但我知道只要在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自己,尽管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未来总会有我一席之地,这个社会一定会给我回报的。

  并非号召大家辞职

  记者:也有人认为,如果像里那样“出走”,似乎有点不切实际。

  赵宝刚:我只不过是提倡了一种理念,趁年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不要在年轻时急于求成。我觉得年轻人要多看、多观察,不要陷在社会的惯性里,这样对眼界的开阔、心胸的宽广、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挑战,对生存的能力,都是有益处的。当然,我不是号召大家非要像剧中人一样把工作辞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当你走出去,看一看,你的胸怀变得宽广,你的眼界变得开阔,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能力增加了。一谈吐,别人就知道,你是见过世面的。

  记者:从《奋斗》开始,您在剧中总是制造话题,为什么会如此了解年轻人?

  赵宝刚:你们老问我为什么了解年轻人,其实年轻人才不了解年轻人呢,只有我们老年人才了解年轻人。因为我在青年的成长期遇到无数困境,当我今天有一点能力时,我想用我的一些人生感悟给所有青年人做一点导向。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甚至谩骂我的观点,但最终,如果有一两个人受益,我就心满意足了。现在的中国青年,其实是需要一点文化导向的。假设这类作品每年有十到二十部,你想对年轻人的影响有多大?年轻人在人生遇到困境时,尝试一下剧中的方法,可不可以?这对人生当然有好处。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