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研究生就业不及本科生值得反思
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研究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由于目前研究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研究生没有从事与其学历、专业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坊间流传的“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就是证明。
研究生扩招与各专业的设置等,是否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严重脱节?社会不认可,事实上是对教育的最大否定。虽然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相符合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研究生学历更高、知识更深更专业,却就业率低,那么是否存在过剩现象?是否专业设置等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符?
遗憾的是,许多硕士生们揣着学位证书,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想做,挑三拣四,非“高端岗位”不肯“屈尊”。这也是就业率不如本科生的一个原因,是自找的。在这方面,本科生就比较现实,先找个活干上,以后再考虑进一步发展提升自己。
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大众化趋势已经日渐明显。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研究生就业倘若不如本科生似乎令人难以接受,研究生的培养层次是相当高的,但现实在于,所谓的精英化教育已经是博士阶段的事情了。除了少数知名高校仍然重视研究生的精英教育,将其当作博士教育的过度来认真对待,多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走入大众化的阶段。
“扩招”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无度扩招造成中国大学提前破产。摊子越大,成本越高。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摊子来自银行贷款。教育部下属中国教育在线曾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的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
盲目扩招、高教质量难有提高等,这些已被诟病多年。应该说,它们的存在,不乏现实根由,比如在早前几年学生人数的急速增长等。但积弊既深,就应及早刮骨疗伤。找到纾解方案,也许没法一蹴而就,可循着教改共识,拾级而上,以循序渐进式的努力推动高教的进步,是必行之势。
在本科和研究生都经历多年扩招之后,高教质量究竟如何,高校硬软件师资是否能与庞大学生数量匹配对接。这些只要这十年内上过大学,或对当下高校教育语境有些微了解的,都一清二楚: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都是多年前的过去时了。
失落的不只是低就业率
较之研究生教育扩招的十年,低就业率并不是它失落的全部,它最大的失落,在于遗失了社会对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同。就报考动机而言,很多报考者并非奔着学术或自我提升而来,他们或为就业的暂时“避风港”,或为应对现实中越来越高的就业门槛。本应该以学术能力为参照的路径,被简单化地定义为“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证书”。
曾经,为了回避就业竞争,大量学生蜂拥进入研究生教育领域;如今,再次面对就业门槛,研究生在竞争中居然一败涂地。想起曾有报道,说女研究生为规避就业风险,读研究生期间生起了孩子,愣是把研究生读成了研究“生”;还有权贵家长把读研究生讥讽为研究“死”。这未尝不是当下精英教育的另一种悲哀。
相关资讯:
- 合肥98棵越南"天价"紫薇树集体死亡 被质疑盲目引进(图)
- "洋城管"闹事街头执法引围观(组图)
- 国企上半年利润同比降11.6% 成本增12.8%
- 中国“网球热”方兴未艾 北京儿童暑假忙练球(图)
- 全球“仇富榜”出炉 希腊第一中国倒数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