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山东说又添新证 研究称作者是诸城人
阅读:803 次
2012-05-13 08:10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3日电 山东学者王夕河耗时20余年,深入考证《金瓶梅》中的方言文字,在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中,将《金瓶梅》中的语言与山东方言进行了一一对照,从而将《金瓶梅》的方言界定在山东诸城一带,并大胆推论出《金瓶梅》的作者为诸城人丁惟宁,为金瓶梅山东说增加了新的佐证。

  5月12日,“王夕河《<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诸城一中召开。此次研讨会主办单位为山东省《金瓶梅》文化研究会和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中国《金瓶梅》研究会副会长王平、理事杜贵晨、杨国玉以及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会李增坡、张清吉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与会。诸城市副市长许传平、诸城一中校长李宪阳出席会议并致辞。

  《<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的作者王夕河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表示,《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山东,而诸城又是其抄本的流传地,因此《金瓶梅》的根基在山东,《金瓶梅》研究中的一系列未解之谜,也只有在山东才能找到答案。他从《金瓶梅》的版本、方言文字和作者3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关于版本。《金瓶梅》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词话本,一个是崇祯本,当然崇祯本系统中也包括张竹坡本等众多版本。通过对词话本和崇祯本文字的细致对比,他以雄辩的事实论证了词话本是最接近作者文字原貌的最早版本。词话本的文字是原始的、真实可靠的,它保存了作者最擅长使用的一系列古文字和山东方言,并且这些古文字和山东方音借字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突出主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关于《金瓶梅》中的方言用字。他在《<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一书中对这些方言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它的方言读音和方言含义进行了详细考证,从而将《金瓶梅》的方言界定在山东诸城一带。书中有大量例子明显地显示出了诸城一带的方言特点,如诸城人说“做饭”为“奏饭”,说“做什么东西”为“奏什么东西”,“做”字在《金瓶梅》中就用“走”这个方音借字来代替。再如书中常用的“谷都嘴”、“剌扒着腿”、“股嫩腿”、“缺着腿”、“干营生”、“戳摸路儿”、“扬长而去”、“哄反着”、“狗搜着”、“霸拦”、“琽歌”、“浪摆”、“待死”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诸城一带方言。第三,关于《金瓶梅》的作者。他从借音字的角度,查证“兰陵”实是“莲庐”(山东五莲山)的借音字,而“兰陵笑笑生”也就是“莲庐修修身”或“莲庐一书生”的意思,推论出丁惟宁1587年罢官后隐居九仙山、五莲山写就《金瓶梅》一书。为求证这一推论,他从《金瓶梅》中借音字和山东方言的通篇运用,书中人物与丁惟宁的关系,当朝人物与丁惟宁的关系,《金瓶梅》手稿拥有者与丁惟宁的关系,以及《金瓶梅》手稿出现及流传地和时间与丁惟宁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得出《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诸城人丁惟宁的结论。巧合的是,距丁惟宁隐居地不远也有一“兰陵峪”,丁氏后人对丁惟宁在此著书的情况口口相传,流传至今,这也是丁惟宁在九仙山、五莲山著书的旁证之一。他还介绍了同步研究的“四大名著”中的行文用字问题,并表示其关于明清小说文字揭秘的系列丛书即将问世。

  与会专家对《<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的学术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王夕河自掏经费、费时20余年深入研究考证《金瓶梅》版本、方言文字和作者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许。他们表示,《<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一书注重文本,从古音借字和方音借字等多方面,条解缕析,正本清源,还原了《金瓶梅》的本来面目,让读者在无障碍阅读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作者使用各类用字和民间方言的妙趣;王夕河通过借音字和方言的运用,得出《金瓶梅》作者是丁惟宁的结论也是令人信服的;该书完全保存和详释了书中大量的山东方言口语,极具文献价值;书中的注释自成一家,不仅学术性强,通俗易懂,还为明清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的文字校注带来全新的研究思路。

  国际金瓶梅研究会会长徐仁达、冰凌专程发来贺信。他们表示,王夕河的《<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一书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对各版本的比对研究,更正了《金瓶梅》中被误删误改的文字,完成了对《金瓶梅词话》语言系统的破解,将《金瓶梅词话》中奇绝隐秘、博大精深而又韵味无穷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今后的“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

  《<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出版后,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和共鸣。许多诸城本地人纷纷表示,王夕河的解读比较令人信服,书中的大量方言土语至今仍然在诸城使用。透过这一解读,重温《金瓶梅》一书,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此次研讨会由诸城一中承办,是诸城一中60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