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标准24小时少1.59毫秒,地球“神秘”加速自转
阅读:162 次
2022-08-08 19:25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成都商报

  据近日披露的最新数据,6月29日,地球比标准24小时少1.59毫秒完成了一次自转,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原子钟开始记录地球自转以来的最快时间。

  据报道,这一记录让地球出现了“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同时也再次表明地球近年来正在加速自转。然而,导致地球加速自转的确切原因却仍是一个谜题。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地球已超过20次打破了最快自转纪录,扭转此前持续了几十年的较长运行周期。

  研究地球自转的科学家用“地球自转日长变化”这个术语来表示地球自转的快慢,指地球绕地轴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与86400秒(即24小时)之间的差值。当“地球自转日长变化”增加时,地球自转会变慢;当它减少并变成负数时,地球自转会变快。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地球的自转速度一直在“变慢”,通常需要多花几毫秒的时间完成一次自转 (1毫秒相当于0.001秒)。但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波动的,完成一次自转所需的时间会增加或减少几分之一毫秒。 

  科学家解释道,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它的自转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结构、月球的潮汐影响和气候变化。在今年的“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上,莫斯科大学列昂尼德·佐托夫博士指出,目前“地球自转日长变化”可能与“钱德勒摆动”有关。

  “钱德勒摆动”是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小幅度运动。“钱德勒摆动的正常振幅在地球表面大约是3到4米”,佐托夫博士表示,“但在2017年到2020年之间它消失了。”

  塔斯马尼亚大学专门研究地球观测的马特·金教授表示,显然有些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精确射电天文学研究以来我们从未见过的。”

  如果地球的白昼继续变短,科学家们最终可能不得不通过添加一个“负闰秒”来确保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与原子钟的测量值保持一致。这将是历史上第一个“负闰秒”的例子。

  据悉,手动加减一闰秒对于那些对时间精度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例如航天、通讯、金融等,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让全世界基于时间提供服务的机构同时增加或减少一个闰秒,也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不过,佐托夫博士认为:“有70%的可能,地球自转日长变化已经达到最低水平了,因此我们不需要负闰秒。”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实习生 李肇新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