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等商业航天公司现已面向知名人士以及平民提供太空旅行的机会,之前宇航员进入太空之前需要接受严格的体能训练和医疗检查,太空中自然死亡的风险被认为极低,但对于当前太空旅行的新时代,太空旅客似乎不需要进行医疗检查,他们只接受较少时间的飞行前训练即可进入太空。
目前该现象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进入太空,以及未来几年内人类在月球和更远的星球建立人类基地的前景,部分科学家提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有人在太空中死亡,应该如何处理?
依据当前多方共同制订的国际空间法,各国都有责任批准和监督所有国家空间活动,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商业活动,在美国,商业旅游航天活动需要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发射许可证。
如果某人在商业太空旅行中死亡,就需要确定具体的死亡原因,如果太空旅行参与者的死亡是由于飞船机械故障导致的,将暂停该商业的进一步发射,接受深入调查。如果不是飞船机械故障,则需要考虑商业太空旅行提供商对所有旅客的整体护理责任,并评估提供商是否做好所有的保护措施防止人员死亡。
“不可避免”的太空死亡
目前,太空旅客可能在太空环境中停留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天,虽然他们在太空中的时间并不多,潜在的自然死亡风险很低,但并非不可能。
如果有人在太空中死亡,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将变得更加重要——也更加复杂,未来人类可能会在太空中执行时间更长的任务,甚至会永久定居在外太空环境。
从根本上讲,我们需要建立某种调查程序,用于确定人类在外层空间的死亡原因,此前也有过类似的调查机制,例如:2004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当时该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解体,7位机组宇航员全部遇难。
但这些都是针对著名事件的专家调查,而且仅涉及到太空飞行,伴随着太空旅行的机会逐渐增多,无论是意外、疾病还是年龄等因素,在太空或者其他星球上出现人类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对执行长期太空任务和外星球基地展开正规人员死亡调查程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确定有说明死亡人数、死亡原因的明确资料,从而汲取教训,并建立能查明原由的工作机制。
许多与尸检和调查有关的程序可以从地球展开进行,目前国际空间法默许已登记航天器的国家对该空间物体和任何人员具有管辖权,但拥有这种管辖权的国家很可能是展开调查和确定处理太空死亡程序的权威方。
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具有一项适合具体解决方案或者任务的协定是非常有必要的,计划展开的太空任务包括:考虑电力、食物、防辐射和废物处理等因素,建立一个人类死亡后该如何处理的流程机制,并将这些流程整合到所有太空计划之中,有效地降低太空创伤性事件的发生。如果有一些国家参与,在执行太空任务之初就达成相关协议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实际情况将非常棘手
处理太空尸体过程中,除了法律层面因素之外,将人类遗体送入太阳系的任务还需要考虑对人类遗体的物理处理,这里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待死者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短期太空任务中,人类遗体可能会被带回地球,遗体需要特定条件保存和储存,从而避免污染幸存的机组成员。
在往返火星的旅程中,太空旅行可能需要持续几年时间,并且是未来几十年才会出现的事情,人类遗体可以冻结在寒冷的太空环境中,以减轻航天器承载的重量,并使其更容易储存运送到地面。但如果我们在外星球建立人类基地,人类尸体可能需要处理,而不是进行储存。
虽然科幻剧《星际迷航》的粉丝们还记得斯波克的遗体被丢弃在太空的方式,但在现实中不太现实,各国可能都会反对太空漂浮人类遗体,遗体也会成为空间碎片,对近地轨道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同时,死者家属可能希望该遗骸归还他们。
在外星人类基地处理人类遗体同样令人担忧,将人类遗体埋葬在另一颗星球可能会对该星球造成生物污染,火葬也可能造成污染,而且可能会占用大量自然资源。
毫无疑问,我们迟早会面对太空储存和处置人类遗体的问题,但环绕太空死亡的伦理问题跨越了人类学、法律和文化的界限,该问题可能会让人们感到不舒服,但随着人类成为太空物种,这是我们不可避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叶倾城)
相关资讯:
- SpaceX“龙”飞船将搭载4名游客前往国际空间站
- 中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车成功 将助空间站实验舱发射
- 中国空间站今年将全面建成 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 我们如何发现悄悄靠近地球的小行星?
- 无法知道时间的情况下,在岩洞连续生活40天是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