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10年复刻近400座老院落 在微缩世界留住记忆
阅读:180 次
2021-11-07 20:42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寿升复原的一处土胚房屋。在门框、窗户等处,做了被烟熏过痕迹的处理。 孙婷婷 摄

  中新网济南11月6日电 题:“80后”小伙10年复刻近400座老院落在微缩世界留住记忆

  作者 孙婷婷

  奶奶家门口的枣树、院子里的压水井、村口的老石碾……11月6日,“80后”微缩模型制作师李寿升正手拿毛笔刷,给一座微缩版老院落的房顶涂仿旧颜色。在过去10年,他用手里的刻刀、刷子,复刻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再现了近400座老院子、老建筑,帮助他人找回往日的旧时光,留住乡愁。

李寿升根据一部电视剧,还原了剧中的场景。 孙婷婷 摄

  李寿升在山东济南有一间工作室,里面摆满了土胚房、砖瓦房、海草房、窑洞民居等一座座微缩版的老院子、老建筑。他的工作台上也堆满近百种工具、颜料、模具。“微缩模型制作是通过模型的形式对特定的情景进行还原再创作。很多年过去后,我们可能对很多事情没印象了,但记忆最深刻的,一定是某个场景。”李寿升说,微缩模型制作最为关键的是,要还原人们记忆中最深刻的场景,这是最能引起共情。

李寿升复原的木质大门,并在门上贴上了“福”字,寓意喜庆。 孙婷婷 摄

  说起做微缩模型的初衷,李寿升回忆说,大学期间有一门“微缩模型”课程,他当时做了宿舍的一个场景,得了98分。“老师觉得我手巧,也认可我的作品。大学毕业之后,就想学以致用,便和两个同学一起成立了工作室,专门从事情景模型制作。”李寿升给工作室起名为“手功意”。“因为我们坚持纯手工,手是我们创作的工具,也是我们表现作品年代感和烙印往昔时光的刻刀。”

李寿升复原的一处农村土胚院落,在院子中的一角,放置了一处石磨。 孙婷婷 摄

  创业过程中,有很长段一时间,李寿升处在没有订单的艰难时期。他的两个创业伙伴中途放弃。“那时候,我就窝在工作室里,自己构思和创作,潜下心来一件接一件做,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李寿升说,后来他带着这些作品去参加展会,收到了很好的反响,给了他坚持做下去的信心。

李寿升复原的一处村落。 孙婷婷 摄

  李寿升说,他是一个很守旧的人,很想把自己的一些美好回忆,通过微缩模型的方式制作出来。他认为,微型模型不仅是一种模型,还代表着每个家庭几代人的情感。通过这个模型,他们能够回忆过去生活中好多事情的点点滴滴。当下,很多人都在城市工作打拼,对于老家,有些人可能一年回去一次,有人可能好几年都没能回去,或者说房子已经拆掉了。“记忆是无形的,但老房子会说话。他们一看到我这个院子,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

在过去10年,他用手里的刻刀、刷子,复刻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再现了近400座老院子、老建筑。 孙婷婷 摄

  通过制作微缩版老房子,李寿升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朋友,听到越来越多的故事。“有一个客户,他说一定要给他做一条鞭子,而且指定要挂在院内的一个角落中。他小时候调皮捣蛋,他的父亲曾拿着鞭子打过他,打完之后还会将鞭子挂起来。”李寿升说,他还曾给一位“90后”女孩做过一个老院子,复原的是女孩满月时,家中摆宴席的场景。“女孩爷爷过生日时,她就把老院子当做礼物送给爷爷。她爷爷当时就哭了,因为那个小院的一草一木都是爷爷的心血。”

李寿升复原的海草房。 孙婷婷 摄

  每件微缩模型作品都要经过画图、雕刻、涂石膏、打磨、粘接、上色等工序。李寿升说,他的顾客主要以“70后”“80后”“90后”居多,主要是为了寻找当年的一些美好回忆。“简单一点的小院子,一般7000块钱左右。”李寿升说,迄今为止,售价最高的一件作品,是复原了寿光一个古镇在清朝时的街景,五、六个人耗费两个多月时间才完成。

微缩模型制作师李寿升正手拿毛笔刷,给一座微缩版老院落的房顶涂颜色。 孙婷婷 摄

  “我选择了它,正好它也选择了我。”谈及10年的坚守,李寿升告诉记者,对于年轻人来说,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但可能不适合他,他目前只想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把每一件作品做好。“也可以只从事一份能糊口的工作,但我始终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着我就做这一件事,一定要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创业之初,李寿升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传统手工几乎被遗忘的时代,我们依然坚定步伐,用传统手工艺记载时代的变迁,为时代的发展留下一抹值得珍视的记忆”。谈及未来,李寿升告诉记者,他还想做更多作品,将老家门前抓过鱼的小河沟、孩童时一起挖过的地道等儿时记忆中更多的场景复刻出来。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