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1日电 题:屠呦呦团队“大招”背后,有一个会美容的将军
作者 宋宇晟
几天前,屠呦呦团队放“大招”了,青蒿素又一次在网上刷屏。
据媒体报道,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青蒿在中国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将青蒿用于治疗疟疾则始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正是这句出自葛洪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与她的同事们新的研究思路,最终于1972年发现青蒿素。
葛洪是谁?
又丑又穷但很自信
“性钝口讷,形貌丑陋。”这是葛洪在书中对自己的描述。
除此之外,葛洪还在书中列举了自己的诸多缺点,包括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身体不好、“居疾少健”,以及穷。
穷到什么程度呢?葛洪自己形容,“衣不避寒,室不免漏,食不充量,名不出户”。简而言之,就是吃不饱、穿不暖,住在破屋子里,别人也不愿意和我交往。
一个相关的细节是,葛洪十几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不得不一边干农活,一边利用农闲时间读书,甚至是用砍柴换来的钱,去买纸笔。
按理说,一般人都不会在自己的书中把自己写得又丑又穷。可葛洪不仅这么做了,还说大家都把他叫做“抱朴之士”,甚至也自称“抱朴子”。
“抱朴”二字源见于《老子》。其中,“朴”指平真、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始。“抱朴”即保守本真,怀抱纯朴,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干扰的意思。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葛洪简直有一种“迷之自信”。
带兵打仗、手射敌兵的将军
不过这样的自信并非无来由,葛洪的确有这样的资本。
虽然葛洪今天因为青蒿素的缘故,常以一个医药学家的身份出现,但其实他最初的身份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
葛洪生活的年代正好经历西晋历史大动乱的时期。大概在他20岁前后,西晋皇族内乱已演变成一场战争。
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张昌反于安陆,陷江南诸郡,其别帅石冰寇扬州。
这一年,21岁的葛洪已经受召带兵平乱,对抗石冰。
葛洪确实有将才。他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攻破石冰当日,城内遍地珍宝,同行的其他军队都放任士兵拾取财物,唯独葛洪命令士兵保持戒备。结果数百敌军伏兵杀出,其余部队士兵死伤惨重,只有葛洪率领的部队没有损失,甚至还斩首了敌军一个小头目。
也是因为这次作战有功,葛洪被封为“伏波将军”。
不过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葛洪也没少遇到危险。他后来回忆自己的军旅历程,还加上了这样一个细节——自己曾被敌军骑兵追击,危急时刻射杀两人一马,才得以脱险。
东晋的美容方剂
次年,石冰事件平息,葛洪不愿争功邀赏,辞官北上。
这以后,他将相当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修道、炼丹以及对医学、药学的研究上。
在医药研究方面,除因青蒿素而为人熟知的《肘后备急方》,他还著有《肘后救卒方》《玉函方》等作。这些书中涉及诸多当时的医学养生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葛洪自认“形貌丑陋”,但在他的医学著述中,却有不少内容被今天的研究者归入“美容方剂”。
在《肘后备急方》“外发病” 一卷中 ,载有手足皲裂、浸淫疮(湿疹)、白癜风、粉刺、䵟黯(黄褐斑)、狐臭、口气臭等病症治疗方法。
其中,第五十六篇为“治面疱䵟黑发秃身臭方”,有研究者认为这便是这部书中的“美容专篇”。
篇中集中了治粉刺、酒渣鼻、䵟黯、黑痣、脱发、体气的方药,如“治年少气充,面生疱疮方”“去黑痣方”“治面多䵟黯,或似雀卵色者方”等。
同时,该篇中还刊载了很多美容妆饰方,如“服药取白 方”“治人面无光润、黑䵟及皱,常傅面脂方”“治人面体黑,肤色粗陋,面血浊皮厚,容状丑恶方”“令人体香方”“染发须白令黑方”等。
这些方剂已不着眼于治病,而是着眼于美容。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毕竟是东晋的美容方法,以今天的科技水平衡量,其中一些外用药或“化妆品”用铅、汞过量。
“我命在我不在天”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当时的名士之间,纵酒、服散等行为颇为流行。葛洪也不例外,只是他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在今天可见的材料中,葛洪笃信神仙道教,他认为可以靠自身努力修炼成仙。
事实上,他关于医学、药学、化学等方面的探索,也均源出于这种思想。
从这个角度而言,相对于同时代的其他魏晋名士,葛洪的这种想法,还算是积极的。
他在《抱朴子》中明确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即是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
因此,葛洪在自己的著述中也用了大量篇幅讲如何修仙。
今天我们看起来,《抱朴子》中不乏奇闻异事。
例如,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记载,汉成帝时有猎人在终南山中发现一个“身生黑毛”的妇人。此人自称本是秦代宫人,因秦末战乱逃入山中,有一老翁教她吃松叶松实,当时苦涩,但吃过后不饥不渴,而且冬天不觉得冷,夏天也不觉得热。
自秦末到汉成帝时,已经历二百余年。这名二百多岁的妇人被发现后回归人世,便不再吃松叶松实,结果身毛脱落,“转老而死”。
显然,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是完全不可信的。而在葛洪的书中,这样的故事成了“修仙”的反面案例。
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其实与葛洪的经历密切相关。
自葛洪青年时起,就饱尝世道艰辛。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很自然地成为当时士人的一种追求。
但这样的追求终究不可得。晚年的葛洪隐居山中,专注于求仙炼丹。而对于葛洪的去世时间,后世史家有不同说法。
不过其中一个故事颇耐人寻味。葛洪发出信件,说自己想远行寻师,定期即行。当日正午便如安睡般去世。(完)
参考资料:
1 [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3 丁宏武:《葛洪年表》,《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
4 袁济喜、杨康:《从葛洪<抱朴子>看魏晋士人的个体价值观》,《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年第3期。
5 黄霏莉:《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医美容学的贡献》,《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年01期。
6 [美]康儒博 著、顾漩 译:《修仙:古代中国的修仙与社会记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相关资讯:
- “醉侯”刘伶:说我是酒鬼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图)
- 【古人有瘾】大宋“战狼”辛弃疾:哥就是这么能打(图)
- 李清照曹雪芹“躺枪”,古风歌真的都是词藻堆砌吗?
- 如果林黛玉有朋友圈,她会发啥?教授花式作业走红
- 李白的诗酒江湖:我有故事 你有酒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