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亿美元清单硬凑:反对无效 美精心给中国产品挖坑
阅读:408 次
2018-08-09 01:02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一财网

  160亿美元清单“硬凑”:反对无效!美国精心给中国产品挖坑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期持续多日气温超过40摄氏度。高温炙烤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的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易波正忙于“备战”——8月20~23日,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听证会即将召开。

  这是他利用公派访学机会,第三次自掏腰包出战301调查委员会的听证会。

  几乎就在他接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来的确认参会邮件时,美国东部时间8月7日16时30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第二批对华关税最终清单,涉及价值约160亿美元、279条关税细目的中国产品。

  这份10页的清单,是USTR对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第二批。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将于8月23日开始征收关税,较6月15日公布的版本只排除了五类产品。

  易波原本预计USTR可能会将与消费品相关的一些品类(电动自行车、万用表、电压表等)取消,现在则有些失落。但他并不十分惊讶。“因为160亿美元要凑够呀。”

  自去年10月,已经三次参加“301调查”听证会并代表中国工商界发言的中国国际商会法律服务部副部长谭剑却并没有那么悲观。

  他的团队在接到最新清单通知的第一时间,便开始迅速进入备战状态。

  “在清单公布后,现在还有14天的窗口期,可以继续向301调查委员会提出意见,继续争取排除的机会。”

  北京时间8月8日晚间,中方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采取反制措施。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称,美方决定自8月23日起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又一次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十分无理的做法。中方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决定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

  反对有什么用

  时间回溯到7月24日及2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301调查”听证会,听取各方对另外价值160亿美元的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25%高额关税的意见。

  江苏中天科技是唯一一家参加此次听证会的中国企业。

  就在昨天,中天科技的北美销售经理全世超也及时看到了最新清单。那一刻,他正在加拿大多伦多出差,而该公司生产的导线和电缆都在加征关税产品之列。

  这家企业自2011年便大幅投入、派驻销售人员进入美国市场,原本正打算加大布局,大干一场,却遭遇寒流。

  “下半年很多大项目都很难了。”隔着电话,记者也能听出全世超的声音有些失落。“也预料到了,参加了(听证)也没用。但美国这地方,华人只有努力发声,意见才能受到重视。”

  忆及7月末及5月中旬的两场涉及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征税清单的听证会,所有参与或旁听的人士都告知第一财经记者,大部分的美方代表明确向301调查委员会反对对中国特定产品加征关税,或希望将某些产品从征税清单中删除,或明确表明如果对中国特定产品征税不仅无法保护美方利益反而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不成比例的损害,但依然未能改变大比例产品未被豁免的状况。

  易波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说,7月末的听证会现场,除了6家企业认同加征关税之外,在场的82位代表均表达了反对意见。

  这六家认同的公司包括四家美国钢铁企业、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Solar World)和一家与中天科技有竞争关系的电缆生产商(Southwire)。

  “反对征税的主要是进口商,需要从中国进口中间品的生产商,认同的则是与中国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易波说。

  他与几家钢铁公司分到24日最后一组。四家美国钢铁公司来势汹汹,认为虽然援引“232调查”,美国已经对中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征税,但“301调查”还需要征收那些未被覆盖到的产品。

  易波的观点是,“232调查”和“301调查”有区别,如果已经对钢铁和铝制品征税,再次对该品类征税,则不太公平。

  美方的生拉硬凑,有时候也无效。比如,中国的电子烟非常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数家美国进口商专门甚至聘请了位于美国华盛顿K街的游说公司进行了公关游说,声称电子烟是中国发明、中国生产(知识产权是中国的),只是卖到美国。到2022年,美国FDA将出台管理措施,该品类即将受到限制,现在更没有理由征税。

  唯一一家现场讲话的中国企业中天科技,则与美国竞争对手Southwire展开了隔空论战。全世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由于此前北美销售组一名同事在网上回应了已是北美导线霸主的Southwire对中天科技指责的一份书面材料,而阴差阳错被USTR选入参加听证会。又由于同事回国内办事,他提前一天从温哥华经多伦多转机到达华盛顿,在会议之前修改了同事发来的讲话提纲,就这样匆忙上阵了。

  全世超说,自己主要说明的有三点理由:首先,相对于自己在美的竞争对手,中天科技所占市场份额并不是最大;其次,该品类产品不会对美国造成国家安全威胁,因为中天科技只提供产品,安装和维护都是美国本土企业来执行,公司只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方案和选择。最后,如果对产品征税,最终还是会转嫁到美国的消费者身上。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他提出,中天科技对美出口的相关产品,在市场上只排名第四(前三名的公司来自中东、印度等),301调查委员会的人回复他说:“既然不是最大的,对你征税也没关系。”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说,显然这意思就是,反正你也可以被替代,对你加征关税也没关系。

  而当他结束讲话,手拿入场卡片到听证会门口换回护照时,发现几名看似竞争对手的关税支持者显得相当高兴,偶尔传来有意提高声量的“让美国再次伟大”(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谈笑声。

  排除五产品:美国担心受伤害

  而让所有参与听证会讲话的人玩味的,是被排除的五类产品。因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现,若把这些商品包含在内将“对经济造成严重伤害”。

  被剔除的5种产品包括联运集装箱、浮动船坞,切分木材、骨头和硬塑料的切割机和切片机、超薄切片机,以及海藻酸等。

  谭剑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从最后的清单来看,总体对那些能够找到替代产品的产品,采取加征关税措施,如果中国产品无可替代,就会被排除掉。伴随美国加征关税的产品规模越来越大,要退出相应措施遇到的阻力和难度也越来越大。“越往后,美国出台清单的难度越大,征收的日常消费品越多,也就越来越难以替代,双方都要遍体鳞伤。”

  全世超表示,他听到最后,感觉就是反反复复的“chemical,chemical,chemical”(化学品)。他记得理由包括:中国出口的化学品并非价格便宜,而是交期好,商务部条款灵活;很难找到相应的本土替代品;如果立刻找替换产品,由于成本上涨,美国的国际公司在全球就会失去竞争力。

  而让易波印象深刻的两个例子是,在化学品类上出席听证的美国公司是一家由女性领导的家族企业——美国SNP公司。申请参加听证会的是该家族企业的第三代传人帕特利亚(Patricia Phillips)。在听证会现场,她讲到了家族企业创业和守业不易,经历了各种大风大浪都挺了过来,但是如果对该企业从中国进口的海藻酸加征25%的关税,这家家族企业立马将会倒闭和关门。

  对集装箱的排除也充满戏剧性。一家企业称,它是美国军方的集装箱运输供应商,美国军方在海外部署,都要靠集装箱运输,如果对于来自中国的集装箱加征25%的关税,在严格的预算限制下,将会使得一些军事客户将无法购足它们需要和计划的货物数量。最后这位供应商强调,这会让美国大兵受苦。“最终,以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申请排除对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

  新的战斗即将展开,当地时间8月7日,易波、谭剑都已经接到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邮件,告知最新听证会的相关议程。谭剑说,自己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准备新的发言策略。同一天早些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通知称,由于有超过240人参加8月听证会,与以往一样,会在原有议程上,适当延长天数。

  易波从工作人员处获悉,这将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成立以来举行301调查出席作证人数空前多的一次听证会,本次出席听证会的中方代表也是最多的一次。

  他自己被分配在22日第24组。他正准备的题目则是围绕中国反制具有国际法和国内法合法性以及经过合法程序具有正当性,这个小组应该是专门为来自中国的听证会出席代表设立的一个小组,虽然即便努力,也不能改变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的趋势,但发声本身是重要的。

  但是美国本土的商业活动,已感受到了浓重的压抑感。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当天发布的调查显示,对关税担忧正迫使部分美国企业重新评估、推迟或放弃现有的投资计划。该机构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提高美国企业的原材料进口成本,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则会减少美国产品出口,因此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令许多美国企业选择推迟投资和观望贸易局势的发展。

  现在,全世超面临的急迫问题是,由于加征关税,产品整体价格提升了接近25%,在利润较低的标准产品导线和刚刚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的陆地电缆,接下来很可能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另外,海底电缆是技术性产品,利润高,当地没有竞争对手,还可以再拼一拼。由于这些产品所匹配的大项目周期都是1~2年,可能上半年还好,但下半年之前接近敲定的一些大项目,会在合同签订上面临问题,或是永久失去商业机会。

  去年,中天科技在美国的营业额,只占这家A股上市公司400多亿人民币营收的很小份额。但全世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美欧市场都具有相当门槛,是提升公司整体水平的重要战略市场,“虽然成本高,却不会轻言放弃”。

  全世超也正等待上海总部的研究结论,争取下一步的豁免和止损应对。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说:“在刚开拓市场的起步阶段就被打压,中国企业可能还不太知道怎么去表达。但我相信只要发声,总有一天会被听到。”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