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原标题:《参考消息》2017年度十大国际新闻有奖评选
1 特朗普就职第一年 “美国优先”冲击世界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上台后高举“美国优先”旗帜,就职不久即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于6月、10月相继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朗普还拒绝认证与伊朗签署的核协议,多次要求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2月又宣布美国终止参与联合国《全球移民契约》进程。美国这一系列“退出”举动给诸多全球性问题的前景带来了严重的不确定性。
2 朝鲜宣布试爆氢弹 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朝中社9月3日报道称,朝鲜核武器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可安装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并要求全面国产化。从2月12日发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开始,朝鲜进入导弹密集发射期,截至11月29日,朝鲜2017年已进行16次导弹试射。朝鲜试爆氢弹后,美韩日频繁军演,导致东北亚局势高度紧张。安理会在9月对朝鲜追加新一轮制裁。11月美国时隔近十年再次把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
3 朴槿惠遭弹劾被捕 韩国政坛掀起风暴
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朴槿惠立即被免去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成功弹劾下台的总统。3月31日,韩国法院签发对朴槿惠的逮捕令,朴槿惠随即被移送至首尔看守所。4月17日,韩国检察院以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等罪名提起公诉。5月23日,朴槿惠出庭受审。
4 金正男吉隆坡遇害 事件真相迷雾重重
2月13日,一名朝鲜籍男子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被两名女子从背后用物品捂住口鼻,随后在送医途中身亡。马来西亚警方表示,死者身上检测出化学武器VX神经毒剂成分,经DNA鉴定确定死者身份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同父异母长兄金正男,但朝方对此坚决否认。朝鲜不满马来西亚当局对死者遗体进行解剖,指责后者“别有用心”,引发两国外交风波。马来西亚检方指控印度尼西亚人西蒂·艾莎、越南人段氏香及另四名朝鲜籍人士为本案嫌疑人。
5 “超级选举年”起波澜 欧洲右翼势力崛起
2017年欧洲迎来“超级选举年”,法、德、荷、奥多国举行选举,左右政党各有得失,欧洲政局持续动荡。5月7日主张“跨越左右”的“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打败极右翼对手玛丽娜·勒庞,成为该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虽在大选中获连任,但她领导的联盟党未获稳定多数,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一跃成为第三大党。11月曾被默克尔寄予厚望的“牙买加联盟”组阁谈判破裂,大选后两个多月默克尔仍未成功组阁。
6 穆加贝遭政变下台 掌权37年成历史
津巴布韦军方11月15日凌晨采取军事行动,全面控制政府要害部门,并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否认发动军事政变。11月19日,津巴布韦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民盟)举行中央特别会议,决定解除总统罗伯特·穆加贝的民盟主席兼第一书记职务,并要求穆加贝于11月20日中午前辞去总统职务。93岁的穆加贝11月21日表示自愿辞去总统职务。至此,穆加贝执政37年的时代终结。
7 缅甸爆发难民危机 国际社会严重关切
缅甸若开邦自8月25日起发生近百起恐怖袭击,30多名安全部队成员、政府官员和平民丧生,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局势动荡导致当地少数族群罗兴亚人通过缅孟边界涌向孟方一侧。联合国难民署9月8日发表声明说,在过去两周里有大约27万缅甸境内的罗兴亚难民逃往孟加拉国,难民涌入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因罗兴亚人难民问题遭到西方国家和伊斯兰世界批评。
8 “伊斯兰国”土崩瓦解 中东反恐出现转折
11月3日,叙利亚政府军完全收复“伊斯兰国”组织(IS)控制的最后一个大城市代尔祖尔,同期伊拉克政府军攻入IS在伊境内的最后一个要塞,标志着打击IS获得转折性胜利。进入“后IS”时代的中东渐次形成以地区强国伊朗和沙特为首的两大阵营。中东最贫穷国家之一的也门也陷入伊沙角力。一直以来,获伊朗支持的什叶派胡塞武装与获沙特支持的也门总统哈迪分庭抗礼,12月4日也门前总统萨利赫在逃离萨那路上被胡塞武装打死。伊朗和沙特竞逐中东主导权的态势渐趋激烈。
9 加泰“独立”成为闹剧 西班牙收回自治权
10月1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举行独立公投,引发大规模冲突。10月27日,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单方面宣布“独立”。西班牙参议院随即启动宪法第155条,授权中央政府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捍卫国家统一。马德里当晚宣布解除加区主席普伊格德蒙特职务,解散加区议会,并于12月21日举行自治区选举。10月30日西班牙正式收回加泰罗尼亚自治权,于11月3日宣布通缉逃往比利时的普伊格德蒙特。西班牙宪法法院11月8日裁定加泰罗尼亚单边独立声明无效。欧盟明确反对加泰罗尼亚独立。
10 世界经济全面回暖 全球股市屡破纪录
在2008年金融危机震荡全球近9年之后,世界经济终于走出谷底,全面回暖。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年来首次上调对全球经济短期增长的预期,将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3.4%上调至3.5%。代表全球大型股市的35个主要指数中,一半在今年创下历史新高,为2007年以来之最。在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今年已逾60次刷新收盘纪录,为1995年以来最多。日本日经指数涨至21年高点,香港恒生指数10年来首破30000点大关。
11 欧洲“独狼”恐袭频发 血腥暴力震惊世界
2017年伦敦、巴黎、巴塞罗那接连遭遇恐袭,被极端组织洗脑的“独狼式”袭击者在欧洲大城市的核心地带发起血腥暴力攻击,令欧洲震惊。3月至9月,英国至少发生五起恐怖袭击事件。其中,5月22日,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22人死亡、66人受伤。6月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前广场发生一名男子持械袭警事件。8月17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中心和该市以南100多公里处,接连发生货车撞人恐袭事件,共造成1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12 马杜罗制宪获大胜 美加无端干涉制裁
5月1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将于7月30日举行制宪大会选举,重新制定国家宪法。委反对党于7月26日、27日连续发动全国大罢工,导致多座城市运转陷入瘫痪,引发激烈警民冲突。7月30日制宪大会选举举行,执政党宣布取胜,反对党民主团结联盟认为选举涉嫌造假,要求进行验票。支持该国反对党的美国、加拿大等国拒绝承认制宪大会结果,美国还威胁进一步对委采取经济制裁,而马杜罗政府的传统盟友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则对修宪表示欢迎。
13 土耳其改行总统制 埃尔多安强势崛起
2月10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定于4月16日举行修宪公投。如修宪草案获得通过,土耳其将从议会制改为总统制,从宪法上赋予总统实权,公投将在土耳其国内和旅居海外的土耳其公民当中同时举行。自2月起,土耳其多位政府高官前往欧洲对海外土耳其公民开展游说,此举引发了自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变后就一直批评埃尔多安政府的西欧国家反弹。4月16日土耳其修宪公投举行,当夜埃尔多安总统宣布修宪草案在全民公投中获得通过。
14 安倍晋三连任首相 施政演讲力推“修宪”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月发表“修宪”主张,称希望在宪法第九条中增加自卫队的内容,并首次提出“2020年施行新宪法”的明确时间表。10月22日,日本举行第48届众议院选举,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席位。获得首相连任并成立第四届内阁的安倍于11月17日发表施政演讲,表示将继续推动“修宪”讨论。但其“修宪”遭到在野党和日本民众强烈反对。
15 美“通俄门”不断发酵 美俄关系降至低点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其竞选团队不断被指控在竞选期间为赢得胜选而接受俄罗斯势力介入美国大选。特朗普上台后,“通俄门”继续发酵,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上任仅三周,就因在政权过渡期间“通俄”而被迫辞职。5月9日,特朗普将正在调查“通俄门”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解职。12月1日,弗林承认就其个人与俄罗斯方面的接触向联邦调查局作了伪证,并表示将配合司法部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有关“通俄门”事件的调查。
16 上合组织接纳印巴 首次扩容引人关注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6月8日至9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这是上合组织2001年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容,扩容后的上合组织人口占世界近一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20%以上。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俄罗斯索契举行。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首次以正式成员国身份出席该组织的高级别会议。扩容后的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迎来新契机,体量、国际威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相关资讯:
- 回顾2017年:哪八大惊喜刺激中国人自信爆棚?(图)
- “汉语盘点2017”候选字词出炉 “享”“新时代”入围
- 美国14年后再发全球警告 吁海外公民保持高度警觉(图)
- 软硬兼施 美国务卿难解美欧重重矛盾(视频)
- 杜特尔特向特朗普唱情歌 美菲关系能否生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