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外“老漂族”:数量增势明显 一切为了孩子
阅读:546 次
2016-08-11 19:42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半月谈

  我国已成为留学生输出大国,随着在海外工作学习的年轻人逐渐结婚生子,为了照顾儿孙,不少留学生的父母来到异国他乡,成为海外“老漂族”。不管是短“漂”还是长“漂”,尽管状况不一,但海外“老漂族”数量的上升趋势正越来越明显。

  以孙辈需要为第一原则 

  来自大连的温之雅与爱人在日本留学工作了10年。今年年初,儿子诞生后,温之雅的妈妈随即从大连赶到东京,帮忙照顾外孙。温妈妈此前很希望女儿女婿能够回国工作,后来她尊重了孩子们的选择。

  56岁的福建福清人陈国祥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是去为外孙女当“保姆”。30年前,陈国祥与许多同龄人一样,醉心于出国务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还是没能拿到日本签证。

  30年后,陈国祥的女婿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东芝公司,女儿则在日本做起了全职太太,专心抚养两个淘气的小外孙女。最近,由于大外孙女夜里经常哭闹,陈国祥决定去日本帮女儿的忙。

  “漂”在海外

  陈国祥在日本的日子简单、平静,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哄外孙女吃饭、睡觉。偶尔跟女儿外出购物,服务员的热情让陈国祥有些局促。“试穿鞋子时,服务员跪在旁边,一边帮忙系鞋带,一边比划着鞋子各个部位,虽然介绍很详细,但我听不懂。”30年前翻烂的日语大辞典,并没有教会他日语听力。陈国祥坦言,自己不喜欢外出,因为啥都听不懂。

  每天傍晚,外孙女总会吵着要到马路对面的小公园里玩。就是这个两亩大小的社区公园,成了陈国祥在日本少有的与外人接触的场所。在社区公园里,陈国祥认识了探亲期间唯一一位朋友:马来西亚籍华人老林。老林比陈国祥年长四五岁,原来是做外贸生意的,儿子儿媳在日本工作。这次与老伴一起来照顾生孩子的儿媳。第一次在公园碰见时,老林主动上前打招呼,先是用日语,随即改口用汉语,这让陈国祥很亲切:总算在日本有一个能够说话的朋友了。

  老林主动介绍了家庭成员、住址后,向陈国祥要了电话,隔几天就邀请他与老伴、孩子一起吃饭。“日本这边人生地不熟,我们多认识一下,以后互相好有个照应”,这是老林常说的一句话。回国时,陈国祥说,看着留在日本的女儿一家子,自己脑海中也常常浮现老林这句话。

  如今,像老林和老陈这样被动“漂”在海外的父母慢慢多起来。他们“漂”在海外,负责照料儿孙的生活起居。与年轻人相比,“大叔大妈”们的生活单调、乏味,甚至有些冷清、孤独。

  归宿还在国内

  家住西安的屠女士,今年春节一过就飞到美国洛杉矶给女儿带孩子,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往返于国内和洛杉矶了。屠女士的女儿从读研究生起就生活在美国,毕业后嫁给了当地人,还生了可爱的混血宝宝。

  屠女士在美国的生活繁忙而辛苦,从做饭到看孩子,她一个人全包了,为的是不让上班的女儿女婿操心。即便如此,最初因为育儿理念的差异,屠女士还是和洋女婿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洋女婿对岳母用热水给孩子冲奶粉表示不理解,因为在美国大都用凉水冲奶粉,但屠女士认为这样会让孩子吃坏肚子。

  时间久了,洋女婿越来越感谢中国岳母所做的一切。屠女士也一直提醒自己,要尊重美国传统,不干扰女儿女婿的决定,所以家庭关系一直比较和睦。不过,屠女士觉得,虽然在海外生活条件好些,但是对于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还是有点找不到归宿的感觉。她表示等外孙大些,自己还是要回国生活。

  除了语言不通外,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让不少海外“老漂族”比较难以适应。曾在日本工作生活多年的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王虹说,准备出国的父母亲们最好在出国之前接受一些欲前往国家相关知识的培训。如长期在外生活,可考虑拜访当地的华人华侨,向他们讨教一些注意事项,学习一些诸如日常起居、出行购物、医疗服务等必要的当地常识,既提高生活品质,也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半月谈记者 刘旸 张曦 陈旺)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