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最近,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一份题为《2015科学技术与工业记分板》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的宗旨十分明确,就是为各国政府制订科技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对于中国把握自身在全球科技竞赛中的跑位颇有裨益。
从科研论文发表情况看,中国科研的实力有了长足提升。经合组织披露的数据显示,2003-2012年期间,全球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每年递增约8%,美国累计增长50%,而中国则足足增长了3倍。据统计,仅2012年一年,中国就发表了40.9万篇科研论文,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
更可喜的是,中国科研工作者们的高质量劳动成果在不断涌现。按照经合组织定义,全球前10%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被称为“优秀”论文,2012年中国约9%的论文进入这一行列,在比例上几乎和日本并驾齐驱,在数量上则比第三名的英国多出了约7000篇,位居美国之后。
不过,从其它多项指标看,中国科研的整体实力距离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仍有不小差距。
差距之一,中国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仍远未进入全球一流行列。据经合组织统计,全球前30家发表优秀论文数量最多的高校中,美国高校囊括了22个席位,前10名更是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跻身第7之外,均被哈佛、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名校瓜分,中国高校无一入围。不得不说,这样的成绩值得中国高校反思。
高校之外的有政府支持背景的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在前30家发表优秀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中名列第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则高居榜首。不过,中国也仅有中科院一家入围,而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则各占数席。
差距之二,在引导潮流的科技前沿领域,中国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占比仍然较少。据经合组织介绍,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材料和医疗健康技术等三大领域引领全球生产变革潮流,美国、日本和韩国是跑在最前列的“弄潮儿”,三国在这些领域的专利量达到相关领域专利总量的65%,德国、法国和中国则位居第二阵营。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是美国,在以物联网、大数据和量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美国专利量占比达36%;在医疗健康领域,美国占比更是达到43%。而中国的占比则分别仅为8%和3%。
差距之三,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水平依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统计表明,2013年,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占科研总投入的比例仅为4%,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17%的整体水平。科研支出过度集中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方面,无疑将影响中国科技创新的视野与后劲,这种不平衡的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和解决。
中国科研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除了需要正视上述差距,还应当注意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比如,经合组织发现,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开发颠覆性创新技术方面有依赖商业机构的倾向,不少国家削减了公共研发支出,从而影响到自身科研系统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不无镜鉴意义。(记者韩冰,编辑吕迎旭,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相关资讯:
- 三问C919大型客机: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图)
- 女子iphone被撞落后叫嚣:你拿国产机还有脸坐飞机(视频)
- 中国将首次建造运营超豪华邮轮 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 印尼官员称被中国胆识折服 选择中方建印尼首条高铁(图)
- 戴尔预装中国操作系统 外媒:与Windows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