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第三次由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同参与的经济形势座谈会。
在这个每一季度结束后都会“按时”上演的“经济课”上,李克强都会就当前经济形势问计于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和对市场有切身感受的企业家,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帮助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而李克强就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向和与会者的深入互动交流,事实上也向市场传递了其通过寻求平衡、力推改革、护航民企等手段来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施政理念。
经济寻求平衡就业最受关切
2013年,中国经济一度面临核心指标全线遇冷、GDP增速逐季回落的局面。当打造升级版的愿望遭遇稳住增速的要求,李克强给出了以“平衡”为核心的政策思路。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维持过去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但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支撑,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保就业就难以解决。
正因为如此,在四月份的“课堂”上,李克强释放了“站稳脚跟,着眼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政策原则。七月份,他用“上限”和“下限”进一步描述了追求“平衡”的操作手法: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
此次“课堂”上,李克强再度强调,“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在一系列需要平衡的要素中,就业是李克强最为关注的事项。在和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的交流中,李克强表达了对棉纺企业倒闭导致农民工失去大量就业机会这一风险的担心,并要求有关部门仔细研究保护棉农和降低纺织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在和淘宝网创始人马云谈话时,李克强也对“900万家店,那至少带动上千万人就业”的新经济形态表现出极大兴趣。
李克强强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就业。没有稳定的就业,无论是国家和人民,富强和幸福都难以实现。
不搞短期刺激 改革要闯险滩
就政策取向而言,李克强“平衡”的思路既包含了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的“底线管理”,也包括了不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的“战略定力”。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梁红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过去一提稳增长,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政府主导投资和政府系统负债,但通过参加座谈会,她觉得总理在强调稳住一个增长目标的同时,也强调尽量避免使用那些短期有用但中长期负面作用较大的政策。
在明确不搞短期刺激的同时,李克强这三次“经济课”最为强调的就是改革。他指出,中国宏调要像中医那样“通盘考虑”、“恢复元气”,这就要靠制度和改革,要靠推进市场化改革。
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李克强在此次座谈会上再度指出,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归根到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李克强强调,现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闯险滩,必然要触动利益,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义无反顾、奋力向前,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
护航新生产力 目标行稳致远
对于每季度一次的“经济课”,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曾用“有点像学术界的讨论会”来形容。而在参与课程的企业代表看来,这一座谈会比学术研讨会要接地气得多。
在过去的三次座谈会,李克强和来自造船、汽车、电子商务、机械、家电、节能、金融、能源、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家展开交流,从一线参与者身上获取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与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在走入中南海的企业家中,民营企业家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李克强亦在“课堂”上展现出对民营经济、新生产力等实体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力挺”态度。
对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谈到的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面临融资困难,李克强明确指出,国有、民营和外资应该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通过规则来规范;面对马云“民营企业家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信任”的呼声,李克强更是直言,“今天把你请来座谈,就代表着我们的信任。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
方洪波说,“总理讲的要从理念上把民营企业放在和国有企业平等的地位上来考虑,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而事实上,中国政府也已经开始通过大规模简政放权来为民营经济、新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不久前,中国官方宣布取消企业登记门槛。李克强指出,此举就是为了让创业者不用再绕弯子,把市场活力激发出来。
李克强强调,中国经济要“爬坡过坎”,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相关资讯:
- 上海自贸试验区“宽进严管” 创新投资准入制度
- 习近平列福布斯权力榜第三 普京获评“头号强人”(图)
- 中国不足3成人为城镇户籍 征地拆迁波及16%家庭
- 官方高层智库勾勒中国改革“路线图”
- 多地今年房价调控目标难完成 地方政府面临问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