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提出中拉关系四大支柱 拉美首访收官(图)
阅读:652 次
2015-05-27 05:36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中新网

李克强总理25日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演讲。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网圣地亚哥5月25日电 (记者 郭金超)李克强总理25日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演讲时说,中国愿和拉美深化合作,互学互鉴,共同开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征程。双方应着力打造四大支柱,即巩固传统友好和政治互信、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多措并举推进人文交流、完善和创新整体合作机制。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总理李克强对拉美四国的首次访问进入尾声。分析人士认为,产能和基础设施、贸易、金融领域的一连串大单,将推动中拉经贸合作走进新纪元。

  产能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是李克强此行贯穿始终的主线,成果也最为突出。

  所谓产能合作,实质上是产业和投资的合作,即一国引进别国有竞争力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建材生产线、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两洋铁路”启动可行性基础研究,到明确同智利开展“两洋隧道”项目合作,再到世界第三大水电项目——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项目,一系列“明星工程”获重大进展,成为中拉产能合作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国装备的“超级推销员”,李克强还首次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3”模式,即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中拉产能合作之所以一拍即合,缘于“恰逢其时”。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需要推动产能和装备“出海”,帮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而对拉美国家而言,欲稳定经济增长急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减少对大宗商品出口的依赖。

  “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向拉美出口廉价工业品,进口初级产品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需要找到新模式”,在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看来,产能合作正是中国与拉美新合作模式的体现,也是打造中拉合作升级版的要义。

  他指出,借助中国输出的优质产能,拉美可生产并出口更多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中国也可借此实现外贸的“优进优出”。以产能合作为抓手,中拉贸易和投资结构都将得到改善。有鉴于此,“‘3×3’不仅是产能合作模式,实质上也是整个中拉经贸合作的新模式,是中拉合作转型升级的方法”。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江时学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双方加强产能合作既有利于打造更多中国制造的“金名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利于提高拉美工业化水平,扩大就业。

  李克强此行还深化了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巴签署了35项总计约27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涉及汽车、飞机等多个领域。在智利,双方同意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升级。中方并表示,愿同更多拉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在曾经高歌猛进的中拉贸易增长明显放缓之际,此举有助于释放中拉贸易潜力,并为产能深度合作注入新动力。

  作为产能和贸易合作深入推进的保障,金融领域也是此次出访成果的一大亮点。除将设立300亿美元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外,中方还表示愿与拉美国家扩大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等合作,同意给予智利5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

  实际上,金融合作对中拉双方的重要性已经凸显。中国央行此前已分别与阿根廷和巴西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考虑到本币结算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中国对拉美的贸易和投融资合作将有望得到跃升。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此行还促成智利、秘鲁为中国公民赴该国旅游、经商提供签证便利。

  “要搞好经贸合作,首先要打通民心”,徐世澄表示,扩大人文交流将为提升中拉经贸合作乃至交往水平铺平道路。

  徐世澄指出,虽然李克强此行只访问了四个国家,但实际上很多合作内容都适用于中拉整体,“预计此次访问之后,中拉经贸合作将走向一个新模式”。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